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当事人说|林夕:文坛不在这,它在你心里

发稿时间:2022-01-10 13:36:00 作者:林 夕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林夕,作家、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在百余家报刊发表作品500万字,出版散文集《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人生不需要太多行李》等20部,长篇小说《绯闻时代》《背后阳谋》 及电影电视剧作品。

  林夕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部分作品。(制图:只恒文)

  作者:林 夕

  新年前的一次作品分享会,偶然结识《中国青年作家报》编辑,我以前经常给报刊写稿,对报刊编辑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于是热情攀谈起来,得知《中国青年作家报》是中国青年报社主办的,不禁十分感慨,思绪回到遥远的1997,我和《中国青年报》偶然相遇,开启了我的文学之旅,也留下了一份深深的遗憾……

  青春的苦闷与彷徨,需要向人倾诉。倾诉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

  大学毕业后,我在大连一所重点高中当老师。从学校到职场,书桌换成办公桌,虽然位置不大,但总算在社会上有了一席之地。可是生活并没有太多改变,每天三点一线,办公室、教室、宿舍,日子单调重复,每天见到的都是相同的人。这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吗?我不知道。我陷入迷茫与痛苦中。

  其实现在回头看,也算不上什么痛苦,只是青春的苦闷与彷徨,需要向人倾诉。倾诉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作。于是我拿起笔,写下第一篇散文《背影》。写完不知投给谁,跑到学校阅览室翻阅报纸杂志,看到《青年散文家》刊首介绍作家三毛,我最喜欢的作家,感觉很有缘,就把文章寄出去。

  两个月后,文章发表了,这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把业余时间都用来写作,陆续在《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发表多篇作品。因为这些作品,我调入报社当记者,有了新的一席之地。

  原以为自己发过文章,有文字功底,写新闻报道不在话下。没想到第一篇稿就被部主任退回,说我主观感受和心理描写太多,不像报道像散文。这让我有一种挫败感。但射手座的我越挫越勇,我一边自修新闻理论,一边在实践中探索。

  有一次采访回来,部主任说,你的稿子上头版了,二题。我眼睛有些湿润,不禁感慨地说:为了写好新闻报道,我都放弃写散文了。

  原以为主任会表扬我,没想到他却说:不要放弃。你的散文很有灵气,只是素材比较单一,这和之前的阅历有关。现在记者工作会打开你的视野,接触社会各个层面,丰富创作素材,让你的散文增加社会性、深刻性,引起更多读者共鸣。

  我双手合十,由衷地说:谢谢主任。我还以为你会反对呢,这是工作之外搞副业呀。

  主任一挥手,霸气地道:不管主业副业,只要能写出好文章,就大胆去搞。好文章会影响人的一生,甚至能改变命运,我当年就是读了《中国青年报》“冰点”特稿《长江漂流记》,热血沸腾,才转行做新闻的。《中国青年报》我每天必看,你要能在这发文章,我请你吃饭。

  我把《中国青年报》找来,认真拜读,边读边构思,以我采访的一位创业者为素材,写成《永不消失的地平线》,投给副刊部。很快,文章刊发了,1997年6月13日《中国青年报》“人生”版。对别人来说,这是普通的一天,但对我意义非凡,中断一年重拾散文写作,能在国家级大报刊发,不觉有些飘飘然,觉得自己冲出大连,走向全国了。

  我兴奋地拿着报纸去见主任,主任连连点头,说挺好,不许骄傲啊,心态归零,继续写。

  我看看他,灵机一动,说,下一篇就写《心态归零》。

  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末班车总在绝望中归来》,书中一百多篇散文,三分之一是《中国青年报》刊发的

  《心态归零》之后,我又写了《独自叩门》《成功的种子》等多篇散文,素材有采访时收集的,有在饭局上听到的,以前我不喜欢饭局,现在为了听故事,整天混饭圈。朋友约饭找我,都不说约饭,说赶紧过来,给你个好故事。到年终一盘点,通讯录上新增加的名字都是有故事的人,都是我的“模特”,我用文字描绘他们,发在人生副刊上。开始每月一篇,11月连发3篇,相当于在“人生”开专栏了。

  1997,是我的幸运年,不仅新闻报道上了本报头版,还开启了中国青年报的“人生”之旅,真是意外的惊喜。

  更让我惊喜的,年底最后一天,收到“人生”责编唐为忠老师来信,不是打印是手写的,开头称呼:林夕先生,我怔了一下,但来不及细想,急忙往下看:

  你的散文很有特点,简洁明快,没有过多铺垫,像放机关枪似的,开门见山,进入故事。我很欣赏,以后有稿子尽管寄过来,我是把你当成自己人,可发可不发的,我会尽力,或转到别的适合版面。但我以为,现阶段不要写的过多过快,有些素材要沉淀一下,厚积薄发,完成内心的释放。

  你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是一个作家成熟的标志。我相信,未来你会在中国文坛占有一席之地。

  我急忙把信拿给主任看,他边看边点头,说,你知道吗,女作家冰心、杨绛这样的大家,编辑写信时尊称为先生。看来你要成气候了。将来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不要忘了《中国青年报》,这是你成长的摇篮。

  怎么会忘呢?因为在《中国青年报》连续发作品,有几篇被《读者》《青年文摘》摘选,我在业内名气大涨,各省市报刊编辑纷纷向我约稿,如果说1997是幸运年,1998—2000年,则是丰收年。我在《中国青年报》平均每月一篇的发稿记录,不仅青春热线“人生”版,还有生活周刊“屋檐下”,同时在全国一百多家报刊发文章、开专栏。真如主任所说,要成气候了。

  2000年,我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签约,出版第一部散文集《末班车总在绝望中归来》,书中一百多篇散文,三分之一是《中国青年报》刊发的。书出版后,又有三家出版社主动联系我,一年之内出了四本散文集。也是这一年,我决定辞职,专职写作。

  四年记者生涯,我学到的、收获的,远比四年大学还多。但人要往前走,就得学会告别。向主任告别时,我内心是羞愧的。他一手培养我,还支持我搞副业,现在,我要把副业变主业,离开报社了。真的很对不起他。

  但他没有丝毫责备,只是苦笑了一下,说,我早就料到会有今天。你在文坛有了一席之地,不再需要我们这块地了。

  我向“人生”投第一篇稿时,唐为忠老师给我寄来手写信时,我们已经见过了。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见过最纯粹的彼此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一席之地,我甚至不知道文坛在哪,它不像我工作过的学校和报社,有一栋大楼,有办公室,是具体的存在。它是无形的,抽象的。我辞职是为了写小说,我采访过一个上市公司CEO,从创业到上市的过程跌宕起伏,散文无法呈现这么厚重的题材,只能写成长篇小说。这需要整块时间,不能再像以前碎片化写作。

  我深入采访,研究资料,准备下笔时,发现自己功力不足,没有写长篇的经验。我怕辜负这么好的题材,决定先写一个言情小说,练练笔。我从以前的散文里挑出几个人物,搭建故事,用一个月时间写成20万字长篇处女作《爱情不在服务区》,又根据出版社意见修改,出版后在新浪连载,被一家影视公司看中,买了影视权,让我当编剧,踏进影视圈。一入影视深似海,钱多的地方水深,影视圈比文学圈复杂多了,像唐为忠老师这样宅心仁厚的责编绝无仅有。

  2003年,《读者》杂志签约百位作家,在当代中国文坛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也是《读者》作品使用最为集中、频率最高的。我有幸入选,并于次年受邀赴兰州参加笔会,见到著名作家赵丽宏、肖复兴。两位大作家温文尔雅,平易近人,和我聊文学,写作。我想起唐为忠老师信中说的“文坛一席之地”,不仅有些羞愧,自己误入影视圈,离“地”越来越远了。

  从兰州返回大连,我处理好手头的事,埋头写当初要写的商战小说,回归作家行列。用了一年时间,完成第二部长篇《暗箱》,先在小说月报原创版发表,后出版单行本。

  2009年底,我离开大连,移居北京。我想准备一份厚礼,去拜访唐为忠老师,可这把我难住了。任何世俗意义上的礼物,对我与他之间的独特情义,都显得太轻了。唯有作品,才是最好的礼物。我把出版的十几本散文集、两部长篇小说找出来,曾经,这是我的骄傲,但现在看,又生出许多不满,觉得分量不足,不足以证明我在文坛的一席之地。

  我闭门谢客,埋头创作第三部长篇小说。完成初稿后,我又反复修改,终于满意了,交给出版社,最终拿到新书,可以去见唐老师了,却在报上看到: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唐为忠因公出差期间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我惊得说不出话来,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自他离开“人生”副刊,我们之间的联系就断了,但心里的联系从未断过。我知道他去了要闻部,去了总编室,我知道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编辑,还是一位优秀记者,写过很多有影响力的报道。这些年来,只要看到他署名的文章,我都认真拜读。我们一路走来,从报纸铅字排版,到激光印刷,见证了报刊的黄金时代。那是多么美好的时代呀!素昧平生的编辑为默默无闻的作者改稿,跨越千里寄去带着墨香的手写信。他知道这薄薄的一纸信笺承载着多么重的力量吗?他知道这高贵的“一席之地”鼓舞了文坛边上的我吗?

  我相信他知道,虽然我从没亲口告诉他。

  一个月后,我去《中国作家》杂志社开座谈会,心情依然有些低落。见到主编、著名作家艾克拜尔老师,我忍不住谈起唐为忠老师,把我们相识却未曾相见的这份遗憾倾诉出来。

  他默默听着,安慰我说,你不必自责,其实编辑和作者之间,有另一种见面方式,就是在文字的世界里。

  我默然。写作是用文字创建一个虚幻世界,但对创作者来说,却无比真实,那是摘下面具卸去伪装,没有丝毫杂质,展示最真实的自己。其实,我向“人生”投第一篇稿时,唐为忠老师给我寄来手写信时,我们已经见过了。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见过最纯粹的彼此。

  艾克拜尔老师带我们参观杂志社,墙上悬挂着巴金、茅盾、老舍、冯牧几位文坛泰斗的肖像,我望着他们,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禁感叹道:这些年我一直在想,文坛在哪儿?原来在这,在这座大楼里。

  艾克拜尔总编说,不,文坛不在这,它在你心里。

  

责任编辑:只恒文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