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一封来信 | 我是百分之八十五

发稿时间:2022-03-23 08:48:00 作者:鱼 淼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亲爱的朋友们: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12亿残疾人,占全球人口的百分之十五。以前的我,作为剩下那百分之八十五之一,向来是对残疾人朋友报以同情和热情的。我曾以为同情是关爱与照顾,可未曾想过,同情也是一种讽刺的怜悯。

      热情,是同情心泛滥后的行动。遇到乘坐轮椅上坡的,都想帮忙推一把;遇到穿戴假肢的,都想上前帮忙扶一下;遇到视力残疾、听力残疾以及言语残疾的人士,都会多加留意,试图“做他的眼睛”或者主动帮助沟通交流。我曾以为热情是纯粹的善意,可未曾想过,热情也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他们不希望被我们视为“特别的”那一个,对他们付出“特殊照顾”。他们更希望的是,我们只是将他们看作我们之中的一分子,是非同寻常的另一位人类同胞,我们享受着相同的阳光雨露,也为相同的生活琐事而担忧。

      奥运会、冬奥会前前后后看了许多届,但或许是因为那些坚毅的面庞、奋勇的身躯带给人的感动与沉重,我几乎没有、也不敢全程关注残奥会、冬残奥会。东京残奥会上,我看到了中国代表团大放异彩,领跑奖牌榜;我看到了乒乓球运动员用嘴咬着球拍,臻于至善;我看到了领跑员与视障运动员和衷共济,在终点前降速,让运动员率先冲过终点线;我看到了运动员之间互帮互助、将心比心……他们让我意识到,身体上的差异不是缺陷,灵魂上的屈服才是真正的投降。

      我还记得3月4号晚上,鸟巢的主火炬点燃仪式。视障运动员李端是最后一棒火炬手,将火炬放入主火炬台对于失去光明的他来说,困难重重。一分钟,最漫长的一分钟,他多次试图将其放入卡槽,可都没有成功。身旁的引导员也多次挪动脚步、微微起身,试图协助他完成点火。全场安静,似乎空气凝结一般。我屏气凝神时,一声“加油”从我的左边某个位置传来,声音极具穿透力,在我心里的回声震耳欲聋。然后,全场掌声四起,我摘下保暖的手套,用尽全身的力气为他献去最响亮的掌声。最终,火炬在雪花的中间亮起,红色的火光闪耀在火炬台上,也闪耀在所有人的眼中、心中。

      我还记得冰立方轮椅冰壶开赛后的每一场采访。为了表示对运动员的尊重与平等相待,混合采访区内的记者、志愿者、语言服务人员、新闻官,许多人都使用蹲姿进行自己的工作。有时一蹲就是近十分钟,腿脚渐渐发麻,酸痛感从下肢袭来。可是,从来没有人有过一句怨言。只是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并在下次工作时,选择蹲姿。我们也注意到记者蹲姿采访的辛苦,于是贴心地为他们搬来了几把椅子。

      平等,这个词语对于残疾人来说,是渴望却弥足珍贵的;对于我们服务残疾人的志愿者来说,是事关重大的第一要义。他们希望被尊重,被看见,被平等对待。他们渴望证明自己,活出精彩、灿烂、幸福的一生。不用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才是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方式。“勇气、毅力、激励、平等”是冬残奥会在赛事之外,所承载的梦想与价值。也是冬残奥会在比赛之余,教给作为志愿者的我,最好的一课。

      惊蛰已过,春意渐浓。然相距甚远,不能聚首。待到四月莺歌燕语之时,我们在满树花开下相见。

      中国传媒大学2020级国际新闻与传播专业学生 鱼 淼

      3月8日

 
责任编辑:谢宛霏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