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楚狂老人”陈子展二三事

发稿时间:2024-03-05 10:30:06 作者:陈益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陈子展信札。夏子魁/供图

  “……年过八十有六,只此一点可以敖倪仲尼。平昔卑孔尊孟,直是瞽说。兄何时有暇,遇我摆龙门阵。亡友曹聚仁喜听我哈哈大笑,声震层瓦,未免夸饰。今我笑声稍杀,盖临灰飞烟灭之日已近乎?一笑。”

  陈子展,当年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自称“楚狂老人”,以狂放名世。他一生磕磕绊绊,却不改秉性。上面这段话,转引自他给王公维教授的信札。信札寥寥数行,谈及笑声的几近一半,狂放,旷达,却又不无幽默,不能不让人为耄耋老人的激情深受感染。

  提起陈子展的性格,人们讲得最多的是两个故事。一是当年鲁迅请客做东,饭局上谈到了热门话题“翻译争论”。大家几乎都赞成“直译”,只有陈子展公然唱反调,惹得鲁迅的脸上顿起愠色。座中客人面面相觑,再也没人敢出声。二是齐白石老人当年自称:诗第一,字第二,印第三,画第四。这个说法在圈子里四处流传。陈子展却不以为然地说:齐先生的画比他的字、诗、印的水平都要高,之所以把画排列最后,是有意以画来抬高其诗、其字、其印。此言一出,引起轩然大波。齐白石当时很生气,但事后想想,他的话也不无道理。直到晚年,白石老人还夸陈子展诚实。

  陈子展,原名炳堃,1898年4月生于湖南长沙。他曾有一个笔名“湖南牛”,恰是性格的自诩。好友曹聚仁形容陈子展的谈笑是“声如洪钟,笑如裂帛”。他说:“子展爱发议论,当他高声谈笑时,我是很少和他争论的。他的声音顶响,一阵呵呵大笑,像鲁智深那样声震屋瓦;他会和你争得面红耳赤的。他顶懂得幽默,但受不得刺激,会一怒而去的。他和曹礼吾、黄芝冈都吵过嘴,有时动了真火,可是老朋友总是老朋友,半月兼旬,又复欢聚一堂的。他所争论的,也每每容易忘记,隔了一晚,会把我们的话当作他自己的话,又会把他自己的话当作我们的话,重新争论过,所以和他认真去争论是多余的。”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陈子展在复旦大学任教授,此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复旦大学工作。他潜心研究《诗经》《楚辞》,积累了大量珍贵材料。20世纪80年代,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完成了《诗经直解》《楚辞直解》两部功力深厚、为学术界瞩目的著作。

  陈子展是中国文学史家,也是杂文家。早年他曾写过一篇《说“忍”》(载《太白》1935年9月2卷12期),文中说:“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的话,这话本来不错。因为他只教人忍小事,当然权衡轻重,以成就大计划,忍耐小事件为是。倘若对方要使你的大计划弄不成,那就不是小事,只要你还有做人的血性,一定忍无可忍了。孔子的话虽然这样说,可是他老先生常常为了一点小事气得胡子发抖。比如他看见鲁国当权的阔人季氏在家里擅用只有天子可用的八佾的乐舞,他就气愤愤地说道:‘这个可忍呀!还有什么不可忍呀!’又有一次齐国打发人送女戏子给季氏,季桓子玩疯了,三天不办公。恰好有祭祀,胙肉又忘记分送给孔子,孔子只好气冲斗牛地出走,连官也不要做了。”

  在写给王公维的信中,也有“敖倪仲尼”“卑孔尊孟”的字句。显然,即便是孔夫子这样的圣人,陈子展也敢直言不讳,显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个性。

  他的文章又说:“和者,众人见以为狂风骤雨,我见以为春风和气,众人见以为怒涛,我见以为平地,乃谓之和耳。这也像是说的忍耐与和平二者有不可分离的关系。难怪中华民族是这个世界上最会忍耐一切的伟大的民族,同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和平的伟大的民族。”这句话表明了他的真性情。

  收信人王公维,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上海城市经济学会理事会顾问。湖南衡阳人,也算是陈子展的老乡。他的父亲王祺,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教育家、书画家、地政学者。曾参与起草《五五宪章》。1924年至1926年,编辑出版了我国第一部《孙中山全集》。

     

责任编辑:宋宝颖
责任编辑:宋宝颖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