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从《摩诃婆罗多》到《亚瑟王》到《三国演义》的跨文化“巧合”

发稿时间:2024-06-18 12:00:03 作者:季雨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偶然发现在数个文化背景迥异的文明古国之中,古时都存在类似套路的故事:乱世之中,某天命之主(姬发,刘备,亚瑟王,阿周那……)想要起兵争夺天下,而某个有超能力的智者军师(姜子牙,诸葛亮,梅林,奎师那)因为某种机缘和这个天命之主缔结了牢不可破的契约,辅佐他一路开挂,收了各路能力性格各异的将领,打败宿敌争夺天下,一度建立了辉煌……

  那个时候,心中忍不住产生了一个猜测:不知道是这些各国的小说家是互相看过彼此“融梗”(网络流行词,是指网络文学创作过程中汇集各方创意,在作品人物设定、故事套路等方面借用他人智力成果的行为),还是各个国家在那个历史阶段都有过相似的经历?

  初读《亚瑟王》还是上小学时期,当时书的名字是《圆桌武士》。这个名字点燃了我的好奇——“圆桌”武士?难不成是战斗时要用圆桌作为盾牌防御敌人吗?后来才了解到,原来“圆桌武士”是亚瑟王朝廷中的高等骑士,因他们聚会的桌子是个圆桌而得名。圆形每条直径到圆心的距离相等,围绕“圆桌”而坐意味着彼此地位平等,不分等级与贵贱,这与中国的“梁山好汉排座次”大相径庭。

  而在故事开始,亚瑟王拔出所有人都拔不出的“石中剑”,从此成为凯尔特之主的情节,是一个“君权神授”的显著意象——圣诞节前夕,人们正在忏悔,抬头却看到一把宝剑插在一块四方的石头上,周围写着金字:“凡能从石台上拔出此剑者,而且生于英格兰,他便是英格兰全境的国王。”当时正值罗马帝国灭亡,四境之内分崩离析,外敌入侵,而能拔出石中剑的英雄,则意味着他是上帝指定的明主,可以在乱世之中带领人们开辟一条光明大道。

  而这个情节,在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何其相似但又有本质不同。

  与《亚瑟王》的故事背景相似,东汉末年,同样是汉室倾颓,“四海狼烟烽火红”的乱世光景。刘备本是贵族口中嗤之以鼻的“织席贩履之徒”,他欲举大计光复汉室,同样需要有一个足够具有号召力的理由——而与亚瑟王选择的“君权神授”光环不同,刘备选择的是以“血统”说话:“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之后”,可谓是刘备的金字招牌。既然流淌着汉室宗亲的血,那么匡扶汉室就是天经地义之举。即使在曹丕篡汉,曹魏又被司马氏乱政,汉朝早已宣告消亡之际,刘备一脉仍可在蜀中称帝自立,自封正统。

  这就是中国文化中“血缘与正统”的力量。在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光景。即使皇帝被称为“天子”,身边或许也有几名“国师”“方士”,然而他们的地位也不过是臣子,与西方的“主教”等并不可同日而语。

  而在同为文明古国的印度,宗教的存在状况又是另一番景象。作为“多神论”的代表,印度的神话体系极为庞大复杂。而《摩诃婆罗多》这一部史诗巨著,将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曾有朋友问我,《摩诃婆罗多》讲的是什么?发现实在无法一言概之,思考了一下,我回答:“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古代印度版的《三国演义》《封神榜》。阿周那就是刘备、武王姬发,奎师那就类似关羽,姜子牙。”

  然而,这个解释又实在太不准确。毕竟关云长原本只是凡人,因为义薄云天,事迹突出脍炙人口,流传他死后成神,庇护百姓,而被各家供奉。而奎师那原本就是天神毗湿奴在人间的化身,虽然同样如关羽一般作为阿周那王子的驾车人和主将出战,也同样被印度人作为财神和守护神在家中供奉,然而这两个角色的底色又着实不同——而这种不同,是一个值得在不同文化间作一番比较的现象。

  奎师那这一角色,与其说像关羽,不如说也像“诸葛亮”“姜子牙”以及亚瑟王身边的“大法师梅林”这种掌控全局、算无遗策的智者形象。然而相比于那些军师智者,奎师那的形象似乎更加深不可测。在被如电视剧、舞剧等通俗作品演绎时,常被观众戏称为“全服管理员”,因为作为主神的化身,可以说《摩诃婆罗多》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史诗,就是在他的策划下的一场对于凡人、对于众生的叩问与考验,每一个情节、因果、报应,都是早已命中注定的,而并非是在演绎和创造。而奎师那本人又化身为一个少年,亲自参与在这一场自己策划的盛景之中,最后又被因果吞噬而身亡,颇有一种近期流行的“作者穿越到自己写的书中”的通俗小说般的戏剧效果。

  在《亚瑟王》之中,有一个恐怕会令中国读者“略受震撼”的情节:亚瑟王母亲本是另一国王后,亚瑟王生父杀死了王后的丈夫后,乔装成她的丈夫与她半夜相会,使她在不知情下怀上了亚瑟王。后来亚瑟王生父夺取王位,娶了王后,王后一直在为腹中之子是前夫的而闷闷不乐。这时候新国王宣布:不要担心!那一晚与你相会的正是我!于是王后笑逐颜开。而在《摩诃婆罗多》中,其情节则显得更加不可思议:国王虽有两位王妃,欲立太子苦于没有儿子。这时,天神为了对国王进行考验,于是化身成一个脏臭的乞丐,来到王宫愿意助国王“一臂之力”。国王出于信仰竟然一口应允还十分开心。然而两位王妃嫌弃乞丐脏臭,其中一个闭上了眼,另一个心中生了恶念。一年后两位王妃都诞下了乞丐的儿子同时也是神子——由于因果报应,闭眼王妃生的皇子是个盲人,心存恶念的王妃生下的皇子暴戾恣睢。而这两位王子以及他们的后代争夺王位的故事,就拉开了《摩诃婆罗多》的序幕。

  然而,排除文化背景方面的不同,其实《亚瑟王》《三国演义》与《摩诃婆罗多》的故事主线与内核,又何其相似:乱世之中,天命之主争夺天下,形象各异的英雄与枭雄一个个登场又落幕。三者虽然发生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然而创作年代相近,而描绘的历史时期,虽然发生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域,然而历史年代格外接近:相差不过五百余年。

  或许,人类的发展虽然由于地域的分隔,历史线索的相异,被蒙上了不同的色彩,然而底色与本质,却是殊途同归——读书可以明理,读史可以明智,广泛的阅读或许可以启发我们,看似多样性的文化与价值观背后,不变的是独属于全体人类的内核,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以单一的标准,去看待,与评价呢?

  包容与尊重,才能令文学百花齐放,使得文化推陈出新。

责任编辑:宋宝颖
责任编辑:宋宝颖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