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志愿文化 | 以有限青春开拓西部的无限可能

发稿时间:2024-07-30 11:11:35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唐懿飞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发现没有?你聊天的重点,从过去的大学生活逐渐变成了现在的学生。”

  “现在的你,真的像一名老师啦!”

  自踏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这座西部小城,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支教教师以来,已过去了快一年。每当兢兢业业完成一天的工作,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读过的书里关于选择支教的一句话:“扪心自问一下,你们真的是去帮助那些孩子的吗,还是去给自己的人生攒故事?或者,只是去捕获一份高尚感,寻找一份自我感动?”在支教的日子里,我找到了自己心中最真实的答案。

      “老师,我应该怎么办”

  还记得第一次月考结束后,有许多学生来办公室找我谈心。他们一下课就争抢着跑来,却又在即将开口的时候紧紧地抿着嘴唇,思考良久才小心翼翼地讲述自己遇到的各不相同的困难,最后又会说出一句共同的话:“老师,我应该怎么办?”

  最初,我恨不得把他们说的每个字都记录下来,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诚惶诚恐。给出建议时,更是恨不得将每个字都斟酌一番,生怕哪句话、哪个字会伤到他们的自尊心,也害怕给出的建议效果微弱,最后往往就演变为和学生大眼瞪小眼。巧的是,在与一个平时带头在班上起哄、被我“收拾”了好几回顺便熟络起来的学生谈心时,我俩对视几秒,“噗哧”一声同时笑了出来。透过他如明镜一般清澈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高中时期的自己,看到那个会因为成绩的变动患得患失,急得像无头苍蝇的毛头小子。原来,我和学生们并不遥远,我曾体验过的困惑,曾开拓过的荒原,正是他们现在面临的阻碍。我轻笑一声:“要不要跟我学着试试?”

  我以当年的自己作为对照,开始倾听迷茫学生的困惑,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目标,分享学习的方法与窍门。有时候,我感觉自己不仅是在和他们对话,也像是在与当年的自己对话。在他们不断穿行于教室和我的办公室之间时,在光芒拨开他们眼底的迷雾灿然绽放时,在他们最终举着期中考试的优异成绩向我汇报时,我仿佛都在隔着时光长河告诉当年的自己:你所经历的一切,终将化成宝贵的经验,成为照亮孩子们前进的一盏明灯。

  我想,作为一名支教教师,为学生们点亮一盏灯,是我在支教中获得的答案。

      “老师,我想试着讲讲我的父母”

  在课程之余,我也联系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延河讲师团树人分团,搭建起“青春石榴宣讲团”学生社团,试着将“以青年之声讲好党旗下思政课”的精神力量带给学生们。在社团报名选拔环节中,我开展了一次主题宣讲,答疑环节上,一名女生举手发言,她拿着麦克风,有些紧张地问道:“老师,我可以试着讲讲我父母的故事吗?”

  随着她的讲述,我渐渐了解了她的家庭:从小到大,她的父母都特别忙碌,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一家人难得团聚。母亲是一名高中数学老师,时间更多用在学校里,陪伴着她的学生;父亲自太爷爷那辈起便是地质勘探员,常年出差,几代人的汗水都洒在新疆这片广袤而美丽的土地。

  我感叹于她父母的伟大,也不禁问她:“你会埋怨他们在你成长中缺失陪伴吗?”她瞪大眼睛看着我,认真地说道:“听了老师的宣讲,我想起我的父母也非常辛苦,他们脸上的皱纹,手臂上凸起的静脉都是他们奉献青春的证明,我也想像老师一样大声地讲出他们的故事。”这一刻,她的眉眼间洋溢着跃跃欲试的兴奋与浓浓的自豪。

  后来,她在“青春石榴宣讲团”的启动仪式上再次拿起了麦克风,自信地讲述她父母的故事。之前举手发言时的紧张早已荡然无存,兴奋与自豪之情在一字一句的讲述中,孕育出浓浓的成就感,绽放出独属于青年的耀眼光芒。

  我想,作为人大学子,为学生们开一扇窗,是我在支教中获得的答案。

      “老师,我再努力一下试试”

  一个周末,我来到当地的社区青年之家,给少先队员们讲述袁隆平的故事。当我刚刚说出“今天的主角是袁隆平爷爷”,有一个小男孩就高高地举起了手,脸上急切的表情似乎催着我给他发言的机会。我将话筒递到他的嘴边,他憨憨地说:“我知道袁隆平爷爷,他是……对!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他的一句话将孩子们的情绪一齐调动了起来。当我讲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粮食缺乏,人民吃不饱饭的时候,孩子们嘟着嘴,想象着饿肚子的难受;当我谈及袁隆平“让人民吃饱饭”的伟大梦想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发出“好厉害”的赞叹;当我最后为孩子们分享袁隆平一生的伟大功绩,以及临终之前仍然心系百姓温饱之时,那个小男孩一下子站起来,大声说:“袁隆平爷爷真的太伟大了!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孩子们纷纷附和,激动的童声响彻整个会场。

  结束后,小男孩跑到我身边,对着我的耳朵悄悄地说:“老师,本来数学太难,我都不想学了,但听了袁隆平爷爷的故事,我觉得应该再坚持坚持,我再努力一下试试。”那一刻,我的内心被触动了,袁隆平坚持不懈、不怕困难、执着追梦的宝贵精神似乎就通过这一场宣讲,隔空传递到了孩子们的心里,为他们架起了一座桥梁。

  我想,作为一名志愿者,为学生们架一座桥,是我在支教中获得的答案。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责任编辑:周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