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志愿文化 | 在有限的时间里,搭建无限延展的未来线

发稿时间:2024-08-13 11:44:20 作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蓝阳实践团成员 萧碧桐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老师,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会再见吗?”这句话,在我心中轻轻回响,最后告别的场景依然深深烙印在脑海中,纯真的笑颜至今仍温暖着我的心房。

  回溯往日,当得知自己将成为“蓝阳逐梦·‘益’同前行”团队的一员,即将踏上前往广东省江门梅江小学的支教旅程,去播种知识与梦想的种子时,我的心湖仿佛被一阵温柔的春风拂过,泛起了层层细腻的波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蓝阳实践团“蓝阳逐梦·‘益’同前行”项目起源于2023年,经过将近一年的筹划,我们终于在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梅江村梅江小学开启旅程。队友们正忙碌地整理行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知旅程的憧憬与期待。这一次,蓝阳队学子们整装待发,准备课程教案,致力于为孩子们开启无限可能的知识窗口。

  而我,静静地坐在一旁,指尖在键盘上跳跃,开始了一场对江门这座城市的虚拟之旅,更确切地说,是对即将踏足的梅江小学的由衷期待。

      初见·心灵触碰

  “他们端正地坐着,我们一进去的时候就听到震耳欲聋的掌声,孩子们的眼睛都亮闪闪的,初见的急促感都削弱了不少。”实践团支教队成员感慨道,初见的际遇虽未让羁绊显形,但清澈友好的注目让紧张的内心逐渐安定,我知道,属于我们的故事已经拉开序幕。

  “老师,这道题我会!”课堂上,孩子们齐刷刷地举起手,让传授陈皮文化课程的队员罗晓莹和吴文曦兴奋不已。经过3天的不间断授课,通过课程上绘画活动,击鼓传花游戏的热烈互动,学生们从刚开始的拘谨到积极主动,是队员们最开心的事情。心与心的交接,手拉手的情谊,让不同地方的师生逐渐融合。正如吴文曦所言:“与其说是我来为大家点亮烛火,其实孩子们也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

  尽管条件有限,但梅江小学的孩子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韧与好学。他们的父母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可这份不易并未消磨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孩子们珍惜在学校的每一节课,上交的作业本上写得密密麻麻,课余时间,他们也围绕在老师身边,继续提出不解的地方。工整的笔迹,光亮的书皮,孩子们对知识的珍惜之情满溢而出。这一切,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憧憬。我们似乎明白,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搭建了一条无限延展的未来线。

  “支教是我人生旅途中做过最正确的决定。”罗晓莹说,每当看到孩子们绽放的笑颜,“再苦再累那都是值得的”。如今,具有丰富支教经验的她,依旧穿梭在祖国的崇山峻岭与乡村田野之间,用知识的光芒照亮每一个渴望学习的心灵,更让一阵阵清脆悦耳的读书声回荡在山谷之间,成为了最美的回响。

      梦想·星火燎原

  恰如摩擦起火的道理,零星的火光终有一天也会成为熊熊燃烧的大火。在支教的过程中,我们见证了孩子们梦想的萌芽与成长。“我的手机相册里,基本是小雪在课堂上捕捉的画面,记录的都是大家的笑脸。”小雪是一位对摄影充满无限热爱的学生,她在某一天兴高采烈地向摄影课程授课队员文洁玲分享了自己的梦想。那双闪烁着光芒的眼睛里,不仅是对摄影艺术的渴望,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与憧憬。文洁玲深有感触,“或许支教的意义也在于帮助孩子找寻梦想的火苗,面对这追逐梦想渴望的目光,更是我不断前行、传授知识的动力”。

  察觉到孩子们对教案课本上的内容难以集中注意,文洁玲和同为摄影课程授课队员的苏一博引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在操场开启“留下这一刻”的摄影体验活动。孩子们手持相机,满怀激情地捕捉着人像的生动与风景的秀丽。

  “老师看这边,我拍到你啦!”“你们拍得真好呀……”热烈的学习氛围点燃了师生的热情,实践的乐趣让孩子们更是沉浸式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我很庆幸,能有一段如此快乐的时光。”苏一博将“留下这一刻”活动的照片细心保存,视线最终定格在大合照。他坚定地说:“一个人的力量很微弱,但只要我不停地走下去,远方的声音终会遍布山海。”

  课程结束后,为继续给孩子们搭建梦想的舞台,蓝阳实践团把准备的50台CCD摄影机全部留给了梅江小学的孩子,并通过短视频平台记录下支教的全过程,吸引了3万余人次的关注与关怀,让梅江小学的孩子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温暖与鼓励。

      寄语·坚定前行

  开课3天后,团队开启了家访活动,穿梭于近30户学生家庭之间,探寻着孩子们成长背后的情况。每一扇门后,都掩着一份淳朴与热情。炎炎夏日,家长们纷纷拿出家里冰镇的西瓜给我们解暑,那份质朴与善良的情谊,如同清泉般滋润了我们的心田。

  看到我们的到来,孩子们兴奋地向家里人介绍我们,他们如数家珍般讲述着哪位老师教授哪门课程,稚嫩的话语中藏着满心欢喜。小小的空间其实并没有太多能落脚的地方,但却仿佛让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赶到最后一户人家时,天空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巧的是那正是小雪的家。雨丝轻拂下,更添几分温馨。得知我们的来意,小雪父亲紧紧握住我们的手,那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传递着无尽的感激与信任。“感谢你们啊。”他的话语质朴,却充满了真诚,“我们忙于生计,陪伴孩子的时间有限,也给不了太多学习上的支持。但最近,小雪一回家就兴奋地与我们分享她在学校学到的新知识,都是你们辛勤付出的结果。”那一刻,我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眼前的模糊并非源自屋内的雨雾,而是因为我被小雪父亲的话所触动。雨雾蒙蒙,却让前方的道路愈加明朗。我想,我们唯有一个目标,传授知识,成为孩子们追逐远方的引路人。

      未来·生生不息

  离别的时刻总是令人伤感,又让人猝不及防。在得知我们即将离别的前一天,学生们悄悄准备了寄语卡片与野花编织的花束,我们拥抱了每一个孩子,给他们留下了联系方式。我们的陪伴虽不足一个月,但情谊却如同种子生根发芽,不知不觉间,就长成了参天大树。

  客车缓缓启动,那些熟悉的小身影逐渐模糊,化作远方的小黑点。数不清的小手在不断地挥舞着,就像是随风飘摇的蒲公英,不知会吹向何方。

  再遥远的平行线也终究会有相交的一天,即使我们的存在如路途的过客,蜻蜓点水般残留,但如果能照亮他们的人生哪怕一点,那便足够了。记忆会褪色,但是我们用五感切身体会的情感不会,希望这些日子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能够与你们相伴四季风雨。我们不会消失,未来会有更多的“我们”与你们相遇。我想,我们所传授的知识和播撒的种子本质是一致的,我明白其中真谛了。

  “老师老师,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会再见吗?”

  “我们不会再见面,但是后面会有无数的我们与你们相见。”这并不是画下落幕的句号,而是我们人生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句未完待续。每一朵饱含祝福的花,每一声稚嫩真诚的感谢,都将化为精神内核的动力源泉,支持着我们前往不远的未来。

  不知道属于我们的未来会在哪时哪刻再次相交呢?不过我们相信,未来的某一天,看似平行的两条线定会在某个转角再次相交,续写属于我们的故事。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责任编辑:周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