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对话名家 >> 正文

莫言心中的创新与守旧

发稿时间:2020-04-02 16:47: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本报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郭秋林
 
 
 
  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市东北乡,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1981年,发表个人首部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红高粱家族》引起文坛极大轰动。1987年担任电影《红高粱》编剧,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2011年凭借小说《蛙》获得茅盾文学奖。
莫言说,自己是一个“有很多梦想”的小作家,并且这些梦想都还和创新有关。莫言说:“我在北京坐车遇到堵车的时候经常梦想,如果有一款汽车堵车的时候能够飞起来,不堵车的时候在路上跑,这个多么幸福。”
日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莫言受邀参加2019中国企业家博鳌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作为发言嘉宾,莫言在开幕式上顺势从文学的角度,向上千名与会者谈起了他心中的创新与守旧。
上世纪80年代,文坛的创新与守旧深深触动着莫言。那个年代的文学领域,作家都有强烈的创新的欲望。这种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因为对当时现实的创作成果、创作理论的不满,也是在国内作家与国际同行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产生的巨大的压力与刺激。
莫言认为那样的一个阶段的确涌现出了一批富有新意的作品,但更多的所谓的创新实际上变成了对外国作品的模仿。这个时候,著名作家韩少功引发了寻根运动,这个运动就是防止盲目崇拜西方、简单模仿西方,作家们要勇敢地从民间的文化里、浩瀚的古典里寻找艺术素材。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莫言说,他想表达的文学角度的“创新与守旧”有两个方面。
莫言认为,首先文学创作领域的创新,一般都是在基于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当一种艺术形式发展到高峰阶段且让后来者感到无法超越时,创新的欲望就会产生。这种创新表现在新的艺术形式的诞生或者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的诞生,无论文学史还是美术史上都可以看到这个现象。新的文学形式产生了,并不意味着旧的文学形式就要消亡了。
譬如说唐朝的时候唐诗达到了高峰后,宋词就产生了。宋词成了宋代的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但是格律诗还是有人在写。今天也还是有很多人在用这样的一个古老的方式写格律诗。莫言也在学着写,他认为尽管有人不提倡年轻人写旧体诗,但是旧体诗“这样的一个古旧的气味依然具有迷人的力量”。
近期莫言写了两首七律还有长歌行,他感觉只有这样的形式才能很好地表达,文艺形式的“古老与现代其实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时空里,并且也具有很蓬勃的生命力”。
第二个方面,莫言认为新与旧不是绝对的。有一些新的东西刚出现的时候大受欢迎,但过上一段时间就会被人抛弃,而旧的东西又会出来引领风尚。
“我们经常呼吁重读经典,不仅自己要读经典,还呼吁孩子们要读经典,这样的一个怀古也是对于现代作品的不满。就像我们不能因为杂交稻米的味道不如原来的稻米味道好,就彻底的否定了杂交水稻一样。”莫言说。 
责任编辑:只恒文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