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张桂梅》:一个奉献者的精神史传
发稿时间:2022-04-19 08:03:00 作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丁晓原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张桂梅》(《中国作家·纪实》2022年第3-4期,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版)
作 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丁晓原
张桂梅,一个蜚声国内外的普通而闪光的名字。这位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等至高荣誉于一身的时代楷模,她艰难中执着于人民的事业,以无我的奉献,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事迹,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作为一位曾经的热点新闻人物,有关张桂梅各种形式的书写已是不一而足。但当我看到李延国、王秀丽的《张桂梅》(《中国作家·纪实》2022年第3-4期,云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3月版),依然充满了阅读的期待,而感动则伴随着阅读的全程。
《张桂梅》是一部纪传体长篇报告文学。不同于已有的同题材写作,作者走过“新闻的”张桂梅,走向对人物过往人生行旅的回望,穿过五彩的光环和热烈的掌声,进入艰难困苦五味复合的传主“历史的”叙事。这是一次对人物所作的长镜头摄照,也是一种“连续剧”式的呈现。其间,经线清晰有序,纬线丰富多姿。在经纬相生的多维多质的叙事中,一个有故事、有个性、有情怀灵魂高尚的张桂梅的形象栩栩如生了起来,真实而生动地走到读者面前。我们阅读有价值的名人或模范人物的传记,更多的不是指望自己也能成为名人或模范人物,而是希望从中获得关于人生的种种教益,在凡人与非凡人的转换中,人物有着何种的经历和求索,在卓越的人生中,也有着怎样的与普通人一样的低微和烦恼,这些都是人物传记重要的价值要素之所在。李延国、王秀丽以细致而深蕴情感的笔墨,达成了对张桂梅“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性”的完整画像,而我们读到的就是一部启思悟觉的人生启示录。
人物传记的写作,其文本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传主的人生行状生命历程进行有物有序的叙述,写出一个真实达人有血有肉的人物。《张桂梅》的叙事从《童年的童话》《窈窕少女》,及至《师路风雨》《写在大山里的教育诗》,再到《路漫漫兮》《桃李不言》,一共11章,仿佛打开了人物生命的一条河流,并不是波浪宽阔的大河,而是一条九曲前行的溪流。母亲48岁才生了她,父亲为她起名“玫瑰”,“管户籍的同志不会写‘玫瑰’”,改写成了“桂梅”。这一切好像成了张桂梅人生命运和人格的某种隐喻。玫瑰浪漫有针刺,“崖有梅兮,凌雪傲霜。桂兮梅兮,国之芳芳。”个体命运融入社会演进的洪流,踩着支援国家大三线的时代节拍,从北国奔赴西南边疆,在崇山峻岭间抒写自己的青春之梦。而后开启的是风雨兼程的师者之路,传道受业解惑,以自己的生命燃烧,点亮学生的心灵之光。但人生很少有所谓的如意完美,张桂梅的人生之路似乎更是一条不堪回首的“生死苦旅”:“少时失怙,壮年失偶,没有子女,没有家庭”,童年年代“差一点儿被狼吃掉”,少年时期“一场大病”,“死而复生”,以后是数次手术,与死亡擦肩而过,“至今身上被医生诊断患有23种疾病”,其中肿瘤多种。人生不易,在张桂梅这里尤其是艰难。
遭遇这样的命运,许多人或许会屈服于既有的安排,或许退回自己的个人小天地,更好地善待自己。而张桂梅之所以成为现在的张桂梅,就是因为她正如罗曼·罗兰所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命运给张桂梅关上了岁月静安的幸运之门,她用自己的坚韧和奋斗打开了一扇理想之窗。“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张桂梅》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动,就在于传主这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坚韧和奋斗的精神,作品以细致真切的叙说给人物抽象的精神作了具体的赋形。这样的叙说,沟通了普通人与楷模式人物之间的某种关联,达成了这一传记写作的基本意义。
报告文学的力量来自它的信度,模范人物的纪传作品尤其需要恪守非虚构的原则,“不虚美,不隐恶”,“实录”传主的“全人”,展示出一个主导品格鲜明又有多种性格面向的“自然人”。不因为现在是楷模人物,就隐去少时制造“毛毛虫事件”向老师“示威”的故事;也没有考虑可能“有损”形象的光辉,而忘却生命孤苦无助时试图轻生场景的描写,甚至,作为“妈妈教师”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所有这些,写出了一个立体的人物。而正是在这样的立体再现中,张桂梅平凡而崇高的人物形象得以真实鲜活地站立了起来,作品的信度和感染力也由此有了强化。
人生是一个舞台,我们会饰演多种多样的角色。教师,这是张桂梅人生行旅中的主要角色。《张桂梅》以大半的篇幅重点叙述张桂梅的教师人生和为师之道。这一部分的叙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本关于教书育人的教科书。也许,张桂梅并不是一位教育专家,但她以“张桂梅”式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践行着教师的初心与使命,诠释了教育的本质,矗立起一位无私奉献者崇高的精神形象。登上三尺讲台,是张桂梅人生的偶然;既然做了教师,“我深爱着你们”,就是她的职业必然。
教育的本质是大爱,是心灵对心灵的培育和激扬。张桂梅对于自己的生活克勤克俭,把剩余的钱、各级奖励和社会各界捐助的钱,甚至亲友给她回老家的路费等,都资助了学生和学校。在民族中学任教,张桂梅从“傈僳族小姑娘的叹息”中发现了学生的特殊困难,病了,“给她付诊费、买药”,“冬天来了,你给她买了呢子外套、牛仔裤,让她温暖地度过冬天。”“有一天,她忽然喊你:‘张老师妈妈!’”创办丽江华坪免费女子高级中学,是张桂梅的梦想,也是她大爱升华的集中体现。10多年的办学,艰难困苦,玉成于汝,将近两千名民族贫困地区的女生考入大学,这不仅改变了这些学生人生的轨迹,也照亮了她们贫困的家庭,直接促进民族地区的脱贫解困。作品把张桂梅“设摊”请求助学、一无所有创建、呕心沥血教育、桃李花开芬芳等非常之事,作了富有故事性、典型性和细节性的叙述。张桂梅是当代中国教育大爱的形象使者,这种大爱是母爱、父爱和女性之爱的有机融合。因此,作品读来特别感人至深,令人肃然起敬。
《张桂梅》是一部别具写作风格的纪传作品,其特异之处就是作者运用第二人称进行叙事。作品中第二人称的“你”和隐去的“我”“我们”,构成了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对举性”叙事。这种叙事使作品平添了“你和我”促膝说话的亲切感和抒情氛围。当然需要注意的是把握抒情的适度。本部作品作者之一王秀丽,跟踪人物家访采访10多年,已经走进传主的内心世界,因而采用第二人称这种内倾性叙事,不仅是合适的,而且也有效地增强了作品人物心灵史纪传的意味。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两次引发争议、登上微博热搜榜,中国知网如此“高光”,着实耐人寻味。随...
2022-04-19 09:51:004月18日0-24时,吉林全省新增治愈出院确诊病例567例,其中长春市401例、吉林市139例、白城市1...
2022-04-19 09:15:00截至4月18日,俄军对乌克兰城市马里乌波尔的围攻接近尾声,外界认为,该城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被...
2022-04-19 09:09:00当地时间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欧盟驻乌克兰大使马蒂·马西卡斯(Matti Maasikas)递交填...
2022-04-19 09:09:00据安徽省卫健委网站消息,2022年4月18日0-24时,安徽省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例(合肥市蜀山区),...
2022-04-19 09:03:00据俄罗斯塔斯社18日报道,谷歌公司一位发言人称,谷歌并没有为了披露俄罗斯军事和战略要地而...
2022-04-19 08:33:00记者从广西钦州市钦南区委宣传部获悉,4月18日,广西钦州市钦南区辖区内一建筑工地发生吊车倾...
2022-04-19 05:42:00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护工,一个是被护理的阿婆。七宝...
2022-04-18 19:45:0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城市慢了下来,医护人员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节奏从来没有放缓。
2022-04-18 19:45:00因为疫情,上海的很多人重新认识了自己的邻居。
2022-04-18 19:39:00山东援沪医疗队成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副主任医师郝学喜收到父亲手写的家书。上海市徐汇区石...
2022-04-18 18:33:003月27日晚,静安公安分局三泉路派出所收到一通协助转送电话,转送人员系当天前来静安区某医院...
2022-04-18 18:18:00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华全国学联发起“百校接力唱百年”歌曲...
2022-04-18 17:57:00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武汉黄鹤楼、形态各异的花朵……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亲子方舱一隅,武...
2022-04-18 17:09:00疫情封控之下,互联网医院成为民众求医问药的重要渠道。医院开通浦东、浦西线下临时自提专用...
2022-04-18 17:09:00最近,一款由鞋套改装的“包包”在上海闵行区华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中流行开来,被大...
2022-04-18 16:54:00“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要通过信访渠道摸清群众愿望和诉求,找到工作差距和不足,举一...
2022-04-18 13:51:00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提出,着眼激发昂扬...
2022-04-18 13:51:00近日,主流媒体刊发了《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的署名文章。文章中讲到,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
2022-04-18 13:51:00上海疫情封控期间,为解决居民日常购买的“最后100米”难点,奉贤区在辖区各个居委会、村委会...
2022-04-18 12:21:004月18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4月16日呼和浩特市新增...
2022-04-18 12:09:00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消毒与...
2022-04-18 11:42:00在今天上午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消杀专班副组长、...
2022-04-18 11:42:00国家植物园18日在北京正式揭牌。国家植物园是以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为主,兼具科学传...
2022-04-18 11:19:00上海市卫健委今晨通报,该市昨天上海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2417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9831例。...
2022-04-18 10:48:00在“动态清零”两天后,北京又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
2022-04-18 08:48:00近日,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来到上海安营扎寨,协助当地消杀工作。这支志愿服务队经兰州应...
2022-04-18 08:18:00当地时间17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表示,建议欧盟委员会主席等待欧洲人因为...
2022-04-18 06:45:00虽然疫情的消失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然而我处在这场蝴蝶效应的中心,注定了接下来的发展只...
2022-04-18 05:34:00正在上海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海南省援沪医疗队领队李文秀17日对中新社记者表示,该医疗队...
2022-04-17 22:48:00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16日晚间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以下...
2022-04-17 20:09:00参与驰援上海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17名医护人员集结院内中山铜像前广场举行出征仪式。
2022-04-17 19: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