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对话名家 | 《北京的山》见证了什么

发稿时间:2023-03-07 11:48:03 作者:杨奕萍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山生万物,也生云雨。北京有二百多条河流,有一百多条就源于西山。河在山中,纵横交错,闪巧转身,坚定向前。”这是生态文学作家李青松在《北京的山》一书中所写。

  2月12日,恰逢北京的雨天,左安门的角楼图书馆在雨中愈发静谧,带着一份古建筑独有的稳重,如山一样。过去来京城的人,远远地看到角楼,就知道京城要到了。

  而今想寻求京城旧迹的人,走进角楼图书馆,就找到了那份京味儿。一楼是北京文化的讲座区和展区,二楼类似清朝的藏书阁,可以找到北京不同时期的文化书籍,包括久远的旧书;三楼的露台有角楼的木质建筑,向下可以看到护城河,远眺可以看见中国尊。

  李青松的《北京的山》新书分享会,就在这样一个充满京味儿的建筑里,徐徐拉开。《北京的山》是李青松写作长河中的一个更高的思考,他想在这部散文里尽可能多地讲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分享会现场,李青松畅谈了他写这本书的初衷,以及他对生态文学创作的理解。

  北京的山,娓娓道来

  由中国出版集团(研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北京的山》,全书分为“天地大美”“树木果实”“万物有灵”“人与自然”“经典人物”等五辑,讲述了诸多令人惊喜和意外的自然故事,从不同角度呈现生态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描述了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作为半个世纪以来生态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李青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几十年如一日,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对万物和生命是那么感同身受。在《北京的山》分享会上,作者讲述了自己的生态意识产生于青年时期,刚参加工作时在西山造林绿化,每次劳动完,都会站在西山绿化基地的大石头上遥望北京城,开始思考:西山和北京城的关系,西山的森林和北京生态系统的关系,西山的生态和将来地球的关系。

  随着作者的讲述,我们看到西山见证了若干王朝的兴衰,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见证了北京的生态由破坏到重建修复的历程。经过近七十年的保护与修复,如今,北京西山森林覆盖率到什么程度了呢?李青松笑着说,园林绿化局的朋友给他举了个例子,高到无处造林了。打个比方,一群猴子从香山到玉泉山再到万寿山,无须地面行走,只需荡着森林里空中的枝条就可悠悠哉哉过去了。

  听到这,现场的小朋友们乐了,生态文学作家们也乐了,呵,多么有趣的画面。

  人与自然,尽在平等

  借由《北京的山》的创作体会和思考,李青松再次谈到“人与自然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更多地站在自然立场为自然代言——自然本来的面貌、本应该的面貌、被破坏后的面貌、得到修复时的面貌等。

  面对现场的生态文学作家们,他说,生态作家要有自己的思考和生态判断,要遵循生态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原则。有人说,砍了多少亩林子,就造多少亩林子去还账。这样,可以消长平衡。但是在李青松看来,十万亩人工林与十万亩天然林是绝对不能等同的。即便是天然林,即便面积相同,西双版纳的天然林与大兴安岭的天然林也是绝对不能等同,不能用经济眼光来估价生态价值和生态功能。

  恰如《北京的山》所体现的,要把人类与自然放在平等地位,放在生命平等的价值框架下。李青松给分享会现场的生态创作者们总结出一个新的遵循原则——“留一点点”原则。其实就是顺应自然,类似在深秋,人们收摘柿子、梨子、枣子、十月桃等果实时,总不忘在树上特意留下一些。这些高挂在枝头红红黄黄、又大又亮的果实,农人叫它们“看树佬”,又叫“鸟食儿”,是给树们特意留下的,更是留给鸟儿们过冬的食物。

  当然还有一个“无痕”原则,李青松说,有人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里“留痕”,为了所谓近距离的观察,获取几张所谓有价值的照片,而去惊扰正在孵化期的鸟,干扰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甚至动用无人机,追拍奔跑中的野生动物。垃圾、废品随便丢弃。种种“留痕”劣迹,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自然的污染和伤害。在他看来,生态作家置身于自然中的行为必须是“干净”的,必须是“无痕”的。

  正如契诃夫所说,“置身自然,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裳,还是心灵和思想”。

  生态文学作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生态载体赋予到自然里

  分享会上,作家眉豆一直在思考,如何像《北京的山》一样去呈现自己笔下的西山?而接下来的分享渐渐解开了她的困惑。

  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克·贝汉是李青松非常喜欢的一位导演,从《迁徙的鸟》到《海洋》到《地球四季》,雅克·贝汉的名字已经是一个符号,象征着人类对自然界最身临其境和最惊心动魄的观察。

  去年雅克·贝汉过世的消息,让李青松很是伤感,因为雅克·贝汉一直在感觉动物们的情绪,认为鸟儿从来不说什么,它们只是坚持去飞,人要向动物学习。这正如他的工作方式。

  树的流动是有呼吸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雨落,在李青松看来,都是有情绪的,生态文学作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将生态载体赋予到自然里,生态的秘密,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用热闹的字面写出了山的幽静;李白《独坐敬亭山》,用排除法写出了诗人对山的感情;张籍《猛虎行》,写出了森林与猛虎的关系,以及生物链条上老虎所处的位置,也描述了人对老虎的畏惧。

  李青松还在现场分享了他创作中一件有趣的事情,正在写《北京的山》的时候,看到《纽约时报》对日本画家奈良美智的专访,记者问他的理想,如果有窗,希望看见什么?奈良美智的回答是:看群山。那一刻,李青松感觉与奈良美智的心顿时相通了,共同的群山,山有山的高度,山有山的品格,山有山的精神,所以他觉得人更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分享会的最后,是这样一个精妙的结尾,李青松说:“走,去看看山,多去山中走一走,人一定会提升自己,因为有一个字,人和山组成,就叫作仙。”

责任编辑: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