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诗有无限的真实感,有更深的深度

发稿时间:2023-11-06 13:12:00 作者:满堂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我想到一个假设句式:如果人类刚刚出现,一切已经美好,没有愁苦和阴暗,处处天籁,春暖花开,还会需要诗人的写作吗?

  先想到的是:那样好的世界,不需要分出一部分人,从事对梦想的苦苦追求,成为大众精神的安慰和指引,也就不需要巫师、哲人、歌者,当然也不需要诗人。

  接下来又想到,发明炸药的诺贝尔,也曾写诗,也曾梦想成为雪莱那样的大诗人。然而,他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作品,却是他的一份遗嘱。遗嘱说,将他剩余财产的利息划分为五等份,“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摘取诺奖的诗人中,希梅内斯的获奖理由是“表彰他的抒情诗,在西班牙语言中构成了高尚精神和艺术纯洁的典范”,可他的作品我读得最少。在我生命中最适合读书的那几十年,书店里只有他的一个中译本《小银和我》,写他和一头小毛驴如何漂泊的书,混杂在儿童读物中间。

  《小银和我》有很多让我感动的文字,可以看作他内心的一面镜子。

  “无论停留在哪里,小银,我都好像待在王冠松树的下面。无论我到达何处——城市,爱情,荣耀——都觉得庇荫在它那伸展于蓝天白云间的青枝绿叶之下……伟大,这两个字,对于它,就像对于海洋、天空和我的心灵那样完全的合适。多少世纪以来,有过多少民族曾经休息在它的树荫之下,看着天上的云飘过,就像水面上,天空下和我忧郁的心灵之中……在恍惚之中似乎在召唤着我,让我到那里去安静地休息,似乎应该就此真正而永远地结束我生命的旅程。”

  “当晚祷的钟声响了的时候,我们似乎就失去了日常生活的力量,而别的一种内在的力量,更加高尚,更加纯洁,更加持久,主宰着一切,像感恩的喷泉,升上星空,在无数的玫瑰花中闪着光辉更多的玫瑰……你自己的眼睛,你看不见……”

  这里,你可能读出散文诗里追求的诗歌感觉,也就是希梅内斯所说的,那诗的美妙境界,那强有力的狂欢,那有节奏的醉人的快乐,那决定诗的基调的无法形容的激动人心的奇迹。

  希梅内斯的诗歌感觉,值得我们看重。他在《诗是艺术,不是文学》中总结说:“我每次谈到诗的时候总是用这样的话结束:文学是一种文明的状态,诗却是一种存在于文明之前和之后的优美的状态。”

  此前他有个解释,大意是这样的:真正的诗歌就在于它那深刻的感情,以及充沛和深邃的倾向,还有直观的抽象推理。拿诗歌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较,后者在风格方面、比喻方面、概念方面、理智方面可能非常深刻,但前者有一种更深的深度,这是一种莫测高深的深度,它的真实感是无限的。

  他这里说的,也许只是他个人的诗歌观念,未必得到大家赞同。

  诗有一种更深的深度?诗的真实感能达到无限?

  对于他的看法,我们不需要赞同,只需要尝试。

  我们在合适的思考之后,用一段合适的时间,带着这样的感觉写作品。

  然后回头看看,自己的深度有没有变化。要是深度上看不出变化,别的方面也可能变好,无心插柳,柳已成荫。

  这就是我们向诗歌前辈学习的意义所在。

  希梅内斯,是在1956年获得诺奖的。那一年,他已经沉浸在个人的孤独和忧郁中,生活了四分之三个世纪,但始终追溯着一种高尚精神,让自我与世界认同,为万事万物发现正确的名字。他追溯着一种纯粹艺术,天真、精纯、简洁、坦率、神秘、透明,成为西班牙文抒情诗的最佳典范。

  他有一首诗,其标题《胡安·拉蒙·希梅内斯》,也就是他的姓名:

  他曾将自己神奇的想象

  丢失在无垠的白色

  雪花、晚香玉和盐矿

  如今白色走在

  鸽子羽毛

  织成的无声的地毯上

  它经受着一场梦

  没有眼睛,没有动静

  但是内心却在颤动

  他曾将神奇的想象

  留在无垠的白色上

  那是多么纯洁的漫长的创伤

  在无垠的白色上。

  雪花、晚香玉、盐场

  这首诗,条理清晰,中规中矩,看出他年轻时读过法学院的思维痕迹。

  从诗题来看,这类似于一幅画家自画像。像我们知道的那样,希梅内斯的好友萨尔瓦多·达利,以画梦境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就画过各种风格的自画像。

  这首诗不那么让人震撼,这也像画家的自画像,一般都不会让人震撼,但又比较重要,属于个人精神状态、艺术方法的展示和挑战。比如,我们能看出希梅内斯偏爱色彩(他早期出版的两本诗集,还用了《紫色精灵》和《白睡莲》作为书名呢),写诗的兴趣真的从绘画转来。

  如果是普通读者和评论者,看到这些角度也算行了,不会有太离谱的误读。

  诗人读诗,要深一些。

  如果你觉得,用颜色相同的一组意象写情绪和感觉,这样的诗很多人写过了,比起来希梅内斯写得有深度,就要再读再想,他的深度来自哪里?简单的类比容易肤浅,繁杂的描述让人心烦,希梅内斯怎样做到不刻意为之,又恰到妙处?

  诗人应该是敏感的,不仅仅对诗歌的语言敏感。还有一种观赏诗歌的角度是站在读者、评论者、作者的复合角度,用更多的艺术修养看待诗歌。

  拿希梅内斯的诗来说,所以称为西班牙语抒情诗的典范,在于他登上了那个时代的审美高峰——那时候,绘画界有了塞尚的突破——塞尚画风景画静物,也要画自己所认识的世界,画一种心理层面的感觉,画进灵魂的深处,于是超越了眼睛看到的真实,达到了内心创造的真实。

  不要小看了这种突破,人类画家勤奋了几千年,才突破到这一步,你说难不难?

  这种创造的真实,也是诗歌追求的真实,是希梅内斯的突破点。

  前面引用的《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诗中的那些白色不止于眼睛看到的真实,还有内心创造的真实——它是自然中的雪花、晚香玉、盐矿盐场,也是内心改造过的雪花、晚香玉、盐矿盐场——“它经受着一场梦/没有眼睛,没有动静/但是内心却在颤动//他曾将神奇的想象/留在无垠的白色上/那是多么纯洁的漫长的创伤 ”。

  像希梅内斯这样写,对于白色和白色的事物,再现出内心的真实,是不是正像他说的那样,接近了那种无限的真实感?

  好了,有了前面的积累,现在可以进入他的下一首诗了。

  请你调整好心情,阅读这首《你的灵魂的颜色》:

  当我亲吻你,那棵树向我们

  发出声响,面向金色的太阳摇晃

  当太阳逃离,它的宝物猛然消失

  那棵树是我们的爱情树

  它将你的宝物赋予我,我爱你的

  不是热情,不是光辉,不是高尚

  它带着离去的光芒;那是你的颜色

  金黄,金黄,化作阴影的金黄

  这是你灵魂的颜色;你的眼睛

  正在变成你的心灵,随着太阳

  将自己的金黄变成火红

  而你变得苍白并熔化

  黄金化作你,化作你的眼睛

  它是我的安宁,我的信仰

  我的太阳,我的生命

  诗人也读诗,读很多诗,在别人的诗里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增加自己的本事。

  这样就得从粗读到细读,再到研读。读出东西来,读出能提升现在的自己的东西,而不是其他。

  比如,在粗读时,如果感到希梅内斯这首诗有美妙境界,就要弄清这境界是怎样写出来的;如果感到一种快乐醉人的节奏,就要弄清这节奏的过程怎样呈现出来。

  特邀编辑:董学仁

责任编辑:宋宝颖
责任编辑:宋宝颖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