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志愿文化 | 高山自有风景在

发稿时间:2024-05-14 10:57:03 作者:苏州大学学生 施宇航(24岁)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时间的流逝在山上似乎要比海平面快。我支教所在的榕城中学,地处云贵边界的一座小城,海拔近2000米,四周山脉绵延。我同247名学生的故事,便书写在这片广袤的红土地。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第一堂地理课,我们短暂抛开有待圈画的崭新课本,展开一次关于地理的畅想漫谈。时值夏末,我翻阅着的幻灯片在强烈的光照下有些褪色模糊,但孩子们目光灼灼、不减专注。此刻,比一阵解暑的凉风更能打动他们的,是云卷云舒、满天繁星的风云变幻,是绿水青山、冰川湖海的天然壮阔,是沧海桑田、沃野千里的乡土变迁。

  交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风俗习惯时,他们第一次知晓我从千里之外的沿海城市来,一瞬间爆发出许多追问。他们好奇平原的模样,也担忧我在高原的生活。千里殊俗,滇音盈耳,我这个“异乡人”对云边生活的想象,终于在他们不遗巨细的描摹中逐渐完整起来。

  初中地理的入门学习并不轻松。经纬纵横,南北交错,第一个月的学习便让孩子们犯了难。为了让他们更快地适应这门有些“抽象”的学科,生活化的地理教学成了我钻研的方向。初步讲授,我会沿用课本逻辑,梳理圈画文字要点,让孩子们明确课堂方向。对于略显晦涩的概念,我会帮助他们进一步“咀嚼”“消化”,用更通俗直白的语言拆分解读,引导他们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常识产生联想。

  我和孩子们年龄差距不大,“创造共鸣”是活跃课堂的一个妙招。我常常使用他们的口吻对复杂知识发出疑问,带动他们跟随我的节奏思考揣摩。“为什么”“那怎么办”成了我的教学口头禅,“一起解决问题”也成了课堂必不可少的步骤。引而不发,跃如也。将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交到学生手中,“重难点强调”和“枯燥重复”之间的矛盾便得以解决。

  我接手的4个班级水平参差,大部分孩子的初次测验结果并不理想,他们很是忐忑。我便在试题评讲后和缓语气,坦然地告诉他们,比起眼前的结果,我更在意未来的可能。考试永远只是过去无法改变的节点,但来者可追。老师始终相信他们的小宇宙可以搞定这简简单单的大宇宙。他们如释重负,眼神坚定起来。

  为了驱散畏难情绪,积分卡是我们之间的共勉条约:在测验中达到一定分数的同学可以获得对应数量的印章,积攒印章便可兑换奖品。卡片承载着我的期许,累积着努力的价值。于是,更多孩子愿意抢答我抛出的问题;后排同学课前便抢占讲台旁的“黄金座位”;预备铃后的集体记诵也逐渐成为习惯。不弃微末,久久为功。随着学习势头的蓬勃,孩子们的成绩有了喜人的提升。

  11月,我迎来第一次公开课。早早来到教室调试设备、演习流程的我,手心攥满了汗,被孩子们看出了紧张。“老师,你就按平时那样发挥就好了,都是小场面!”“我们全班都会举手的,保证配合你,给足你面子!”孩子们的笑容自带高原阳光的感染力,老练的语句像极了我的考前叮嘱。那节课完成得很顺利,老师们说,我和孩子们之间自带联结般的默契互动,让他们羡慕不已。

  我把这种默契归结为对彼此的爱。孩子们笨拙又清澈的爱,是节日里拼凑班费挑选的花束,是腰酸时递上讲台的座椅,是写满歉意、祝福、夸赞的纸条。他们会在课前早早地来到我的办公桌、替我分担课本和水杯的重量,也会在我咽痛时自发走向讲台,替我解决作业评讲的难题。“你爱别人的方式,源自你被爱的方式。”被麦田拥抱,是一个守望者最大的幸福。

  去年冬天开始,我们有了看纪录片的习惯。疫情封控的日子里,我陪滞留在校的孩子们看完了很多期《航拍中国》和《舌尖上的中国》。乾坤大地,森罗万象,我们看船只摇曳的江南水乡、看蟹黄拌面的肥美金黄,也看云岭之南的万里青苍、看茶马古道的普洱名扬。我期望他们追随镜头,在故土沃养的底气中,找到探寻远方诗意的勇气。

  不畏山高路远的跋涉者,山川回馈以最奇绝的风景。这是我在开学典礼上给孩子们的寄语,如今回想,这竟是我支教之路最贴合的写照。山不会倦怠每一个过路的人,而我的孩子们,他们生来长在离天空更近的地方,他们的未来,定能通往奇绝的风景。

  见习编辑:郑欣宜

     

责任编辑:周伟
责任编辑:周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