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巴燕·塔斯肯:用文字书写阿勒泰的深情

发稿时间:2024-11-19 12:09:00 作者:本报记者 宋宝颖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巴燕·塔斯肯,1999年生于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毕业于广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散文集《我在人间踮脚眺望》获2023年新疆文艺扶持项目,散文作品《克兰河畔》获《民族文学》2023年度奖新锐奖,《山城记忆》获第五届广州青年文学奖·散文奖。

  扫一扫,看视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宋宝颖

  “阿勒泰这个地方包括阿尔泰这条山脉,是我长期以来创作的所有文字和故事的背景。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大地生出了一棵树,树长满了叶,风一吹,哗啦哗啦,全是这片土地的声音。”巴燕?塔斯肯与阿勒泰这片土地,似乎有着天然的深厚联系。这里不仅是他的出生地,更是他文学创作的无尽宝藏。

      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眷恋

  巴燕·塔斯肯出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成长于诺改特村克兰河的山脚下。在那里,巴燕度过了半农半牧的定居生活,这段独特的经历成为他生命的底色,深深地烙在他的灵魂深处。“我一记事起,就在诺改特村,就在万物中。那些花草,树木,我第一次见到它们时,没有人告诉我它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东西。”他与万物一起生活,没有人定义它们,这是蒲公英,那是白桦树。“我自己靠它们的特点取了名字,白桦树叫眼睛树,蒲公英叫夏天雪……”爷爷和奶奶从不干涉他对世界的认知。他觉得它们是什么,像什么,那就是什么。巴燕回忆起童年时光,眼中闪烁着温暖的光芒。

  “我和我的族人千百年来,游牧于祖国的边疆,在这条山脉中逐水草而居。故乡所有的花草,所有的高山流水,都在我的身体里绽放、流淌。随着时间这场风,一点一点变成我的散文,我的诗。”这种与自然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让他对阿勒泰的自然风物有着最直观、最深刻的认知。他能感受到每一朵花的绽放、每一片叶子的飘落,能听懂克兰河的流淌声中蕴含的故事。在巴燕的作品中,阿勒泰的自然之美被细腻地展现出来。无论是对克兰河的描绘,还是对河畔草木的刻画,都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勒泰的宁静与质朴。

  “生命很短暂,但当那些最美好的时光留在起点时,反而感觉时间是如此漫长,我只是回忆、叙述。那些过去所有缓慢的一切,山脚下的村庄,安静的生活,我不得不重新去寻找它们,并从中得到安慰。”巴燕的创作并非刻意去追寻灵感,而是源于对过去时光的眷恋。他用简单的词汇,书写着阿勒泰的故事,这些词汇虽然有限,但却充满了真诚与力量。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在巴燕的作品中,有着对农田劳作和放牧生活的描写。半农半牧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农民与大地之间更直接的情感连接。“农耕的人,是与大地有着更直接情感的人。同时农耕的经历也让我对汉族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够与汉族同胞在面对土地、故乡、家乡等词上,产生共鸣。”这种跨文化的理解与感悟,丰富了他的创作内涵,使他的作品更具深度和广度。

      与过去和解的方式,是爱与温暖

  巴燕的文学之路,离不开家族的影响。他的爷爷是新疆农业大学建立初期的第一批大学生,但由于饥荒未能完成学业,从此当了一辈子牧民和农民。尽管命运多舛,但爷爷始终保持着对书籍的热爱。家中贫困,吃一碗挂面除了盐什么调味料也没有,但各类书籍却不少。父亲作为家中长子,小学毕业后便辍学帮爷爷干活。他们父子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喜爱读书,这种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在巴燕的成长过程中持续影响着他。

  “父亲是母语创作,那时是中国哈萨克文学的黄金年代,父亲也梦想着做一个诗人、一个作家。”父亲的文学追求,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巴燕走上文学创作之路,但却在他的心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爷爷和父亲,还有其他长辈从小就喜欢给巴燕讲故事。哈萨克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历史上虽然没有留下太多的书面文学,但却有着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从老人到小孩,随便拉出一个人都能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巴燕在这些故事的熏陶下,天马行空,想象力丰富。这种家族的故事传承,为他的文学之路铺就了坚实根基。

  巴燕的作品《克兰河畔》,不仅仅是对童年时光的回忆,更是对家族情感的深切诉说。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陪伴着爷爷奶奶生活在白桦林的点点滴滴。那段曾经被他视为不愿想起的回忆,在爷爷去世后,却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爷爷不在了这件事对我来说很不真实,因为我并没有亲眼见到他生命的烛火熄灭。我回去见到的只是一个土包。”随后的日子里,那些过去的事情一件一件地回到眼前,他控制不住地去想起童年的那段时光,于是他就尝试着去写作。“我发现当我再一次地去直面那段时光时,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孤独感。我开始理解每一个人,并对此感激。”通过写作,巴燕不仅找到了与过去和解的方式,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族的爱与温暖。

      写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和人,一步一步慢慢走

  巴燕的文学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挑战与转变。他曾参加过广东省电影家协会青年影视创作基地的公益培训,怀揣着导演梦。在那个阶段,他对电影充满了热情,希望通过影像来讲述故事。然而,在深入了解电影行业后,他发现这条道路并不容易。“这一路走来,就是慢慢干事,一条路不行,就换一条,影视也好,文学也好,都是表达,形式不重要。”当时他甚至还想过要是文学不行,就改行画画。“中国人不就是这样吗,人总要活着,种地不行我打工,打工不行我再换一个。遇到我无法跨越的障碍时我就放弃,换一条路。没有那么多坚持就是胜利。生命就是机遇,只能慢慢走,慢慢等。”巴燕以一种豁达的心态看待自己的创作之路,不执着于一种形式,而是不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从写诗到写散文的转变,是巴燕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这一转变得益于他大学时期的文学课老师雷淑叶。“我经常拿一些不成熟的诗去给她看,老师总是逐字逐句地看,然后给我反馈。”有一天,雷老师告诉巴燕:“你的诗很真诚,也很动人,语言更像是散文的语言,你为何不尝试写写散文呢?”于是,巴燕便开始了散文的写作。雷老师的鼓励和指导,让巴燕开启了散文创作的大门。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散文的魅力,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作为哈萨克族作家,巴燕深知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在世界民族文化前进的洪流中,我想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文化掉队,消失在历史中。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是人。而人的根本,是语言。保护好语言,才能培养出有民族自信的一代,而有民族自信的一代便会传承好文化。”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很多哈萨克族的文化元素,通过文字向读者展示哈萨克族的习俗与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个民族。

  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巴燕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工作的繁忙让他的写作精力和时间不足,就业后产量直线下降。但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还不知道如何克服,只能祈祷早点能全职写作了。”巴燕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给读者以平静,以及对哈萨克族文化、阿勒泰这片土地的向往。对于青年文学创作者,作为同龄人,他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鼓励,“我只是个新人而已,希望热爱写作的小伙伴可以继续坚持,从我出发,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物,一步一步慢慢走。”

  正如他所说:“青年作家应该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写出好作品,增强民族自信。”他以阿勒泰为背景,坚持非虚构写作,一步一步地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学篇章。未来,巴燕计划从短篇小说开始,开启小说创作之旅,继续为读者带来更多关于阿勒泰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哈萨克族的习俗与文化,感受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责任编辑:周伟
责任编辑:周伟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