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他就是那只晚飞的鸟

发稿时间:2024-11-19 15:51:04 作者:梁利萍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熟悉的人都知道,张庆和老师是我的伯乐,恩师,是我写作之路的引领者。其实,我与张老师很早就在博客打过交道。一天,我如常打开博客,浏览新的留言和私信,以及访客数字有没有增长到令我兴奋,发现有位名叫“一只晚飞的笨鸟”的新访客留下了“纸条”,大意是:“你的小诗写得不错,不知肯否在一家行业报纸刊发,只是稿费比较少……”

  我的小诗可以变成铅字发表在报纸上,而且还有稿费?难道不是应该一次次投稿一次次退稿之后才会终于发表吗?况且我从来也没想过去发表什么——那是遥不可及的。当我从惊喜中缓过神来,就去拜访了“一只晚飞的笨鸟”的博客主页。他叫张庆和,是一位颇有名气的诗人、编辑。

  我的处女作就这么神奇地发表了。流溢着墨香的《中国建材报》从牛皮纸大信封中取出,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两首诗歌赫然跳跃其上,心中的喜悦无以言表。还记得那两首小诗,一首是《月牙醒了》,另一首似乎与玫瑰花有关。还记得那张60元的汇款单,小小的它就像一张硕大无朋的奖状,递进邮局柜台的那一刻我无比自豪,仿佛营业厅所有的人都在看我(其实周围根本没人,邮局工作人员也见多不怪了)。

  真是快,不几天兴头就过去,我像参加长跑比赛收获奖杯的非洲原始部落选手一样,很快又回到自己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没想过在写作上去取得些什么进步。再后来,家中遭遇一些扰心劳神之事,我便干脆连博客也不更新了。

  当再一次站在生活的岔路口,却发现没有属于自己的路,迷茫中我点开久违的新浪博客,惊喜地发现就在几天前张庆和老师刚刚发来一张“纸条”。多可惜啊,如果早知道新浪博客有一日会退场,定要将那句问候复制下来。张老师在“纸条”中问我近况如何,有没有继续写作,并嘱告:“你的文字很有感觉,应该继续写下去。”

  我揣测上天大概为我指明了一条当走的路,而张老师就是那个将我带到路口又送上一程的人,而我们还没见过面呢。

  才入秋,隐约记得是在皂君庙附近的一家饭馆,我第一次见到了儒雅而谦和的张庆和老师。张老师给了我许多鼓励以及写作上的指导。我有些没信心,自己现在开始写是否有些晚?他说:“正是写作的年纪,在写作圈,40来岁还是青年作者呢,写吧,写完发邮件过来,我帮你看看。”

  自此,我一脚踏上写作之路。其实对于写文章我是不惧的,记得一次去书店翻看一些当代的文学书籍颇有感慨:原来写成这样就能出书?这样水平的文章我可以写好多。有了张老师鼓励,我的信心直接翻倍,抽空就在家写,写好了就发到张老师邮箱。张老师特别认真,他逐字逐句斟酌修改,用红字标注修改建议,并且谦虚地说“只是建议,不一定比你原本的好”;修改的同时,张老师不忘鼓励,告诉我哪里写得好,哪篇有进步……

  转过年2月,我的散文《喜鹊的心情》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又在当年6月被选作湖北某地中考阅读篇目。紧跟着我的散文《燕子一家》在发表后又被选作广州市某区的初中期末阅读理解篇目,对于我这样一个尚处于学习阶段的写作者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认可。

  除了写作指导,张老师还将许多优秀的作家、编辑老师介绍予我,使我有机会请教学习,也让我的作品有机会得到赏识。我曾经对朋友说过:“我写作的起点就在一个较高平台上,这个平台正是张庆和老师搭建的。”后来我才知道,张老师是写作圈子里有名的好人,被称作“好人张庆和”,无私地帮助过许多青年写作爱好者,鼓励他们写,只要有好作品,张老师都会尽力向所认识的编辑们推荐。张老师也会自掏腰包邀请一些报刊编辑和我们这些新手聚餐交流,让文学新人的作品有机会展示出来。类似我、我们这些文学“素人”,在通过作品与张老师相识之前,并无任何交往。

  一年后,我已发表不少文章,张老师说:“可以考虑出本书了。”我把文章整理出来发给张老师,他建议我到图书大厦逛一圈,多翻几本书,看看别人的书名和文章题目是怎么起的,说书名和目录一定要有吸引力。等文章准备就绪,张老师又帮我联系了出版社并帮我做好沟通。于是数月之后,我的第一本散文集《守住手心里的幸福》出版了,书名是书中一篇文章的题目,张老师帮我定下来的。

  有了一定数量发表过的作品,又有了自己的书,张老师推荐我加入了丰台区作家协会,一年后我又加入北京作家协会,认识了更多优秀的写作者。

  正是有了这些积淀,我的运气才越来越好,机会也越来越多。一天,我接到老朋友电话,说他所在的某学会下面有一份学生类期刊,问我愿不愿意去做编辑。这对于在社会上无方向飘荡的我、急需稳定收入的我无疑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于是我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与文字相关的工作。这位朋友也是值得我用一生去感谢的人。

  我们的期刊有人物专版,从没做过采访的我只好赖上了张庆和老师——就采访他了。张老师成就了我的第一次采访,从列提纲到提问技巧,再到采访时如何与受访者互动,张老师无不细心指导。有了张老师的包容,采访当然是成功的,除了我们的期刊,那篇文章也被《中华英才》刊载,后来又有多家报纸刊物转发,张老师也将那篇文章收入到他的书中。当然,我知道这并不是因为我写得好,而是张老师人好。

  几年后我又开始带学生,张老师不时地发一些与写作教学、语文知识相关的微信文章过来,每次看到我心里都暖暖的。

  算起来,与张老师相识有10多年了。近一两年,喜欢独处的我刻意让自己淡出社交,极少参加各种聚会和活动,张老师又搬到了东边去住,与他见面的机会愈发地少了。我与其他圈内人也鲜有往来,偶尔参加活动,从别人那里听说张老师刚刚经历过一场病,我心里就很是愧疚,别人都知道了独我不知道,实在是疏于问候了。感恩也好,感动也罢,我只停留在了心里,并没有实际为张老师做过什么,但我没有一刻敢忘记。如今的一切都源自张老师引领我走上写作之路,他不仅成就了我童年埋藏于心的文学梦想,也将成就我人生的未来之路。

     

责任编辑:宋宝颖
责任编辑:宋宝颖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