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风的形状

发稿时间:2024-11-19 15:54:01 作者:王秉良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风,是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的现象——这样的一句话解释很准确,却是多么的索然无味!还是看唐代诗人李峤的描述吧,他的这首短诗,像一则有趣的谜语,写风不说风,只见风过处,大自然各种生物活泼泼的动态,它让秋天的落叶飘零,让春天的鲜花盛开,让大江中水波涌动,让竹林中翠影摇摇。我们每个人习见的风,看不见摸不着的风,通过这些生动的物象,就成了诗意的风。

  李峤还有另一首五律《风》,和上面那首绝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落日生蘋末,摇扬遍远林。

  带花疑凤舞,向竹似龙吟。

  月动临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

  日落时分微风在青蘋的叶尖缓缓生起,飘飘荡荡吹向深远的树林,一路带着落花,似是凤凰起舞,吹入竹林,发出龙吟之声。秋夜拂动扇子如圆月摇动,吹动松梢发出铮铮的琴音。如果到了兰台之下,还会吹拂楚王的衣襟。

  这首诗引用了宋玉《风赋》的典故,而《风赋》又受《庄子·齐物论》对风的描写影响,极尽铺排之能事,写得奇幻瑰丽,引人入胜。

  《风赋》是写给楚襄王的,文中说楚王所受的风和老百姓吹到的风是不一样的,楚王吹到的是飒爽的雄风,“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醒,发明耳目,宁体便人”;而百姓吹到的是污浊的雌风,“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借着这种显著的差别,隐含了让楚王体察民情、戒骄戒奢的讽喻之意。

  清新的初春,人们享受吹面不寒的杨柳风;闷热的盛夏,人们盼望吹来习习的凉风;萧瑟的秋天,人们感悟凋落木叶的西风;严寒的冬日,人们关门闭户躲避刺骨的朔风。贺知章说,春风像剪刀裁出一树春柳的细叶;王安石说,春风吹绿了整个江南;舜帝则歌唱温暖湿润的南风:“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欧阳修说,秋风吹过,“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鲍照在寒冷的冬天,发出“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的苍凉之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让汉高祖豪迈之情和惆怅悲怀交织,不觉为之泣下;“秋风起兮白云飞,”让汉武帝发出“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幻灭哀叹;“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鼓荡着陆放翁不灭的雄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飞扬着李白激越的壮志。

  《坛经》中说,惠能传法之前,流浪到广州的法性寺,正碰上印宗法师在讲《涅槃经》,当时有风吹动了寺院的经幡。一个僧人说是风在动,另一个说是幡在动,惠能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不同的人,不同的际遇,不同的情怀,不同的心境,感受着不一样的风。唐人李山甫的《风》就写出了风的复杂性:“喜怒寒暄直不匀,终无形状始无因。能将尘土平欺客,爱把波澜枉陷人。飘乐递香随日在,绽花开柳逐年新。深知造化由君力,试为吹嘘借与春。”

  这风啊,它似喜似怒,或冷或暖,没有定数。它的发起和止息没有形状,也没有来由。无故卷起尘土欺负路上的行客,又爱掀起波涛陷害船上的旅人。但它也会随时吹送悦耳的音乐,传递馥郁的芳香,催开花朵,让柳枝长出新叶。所以,大自然还需借助风的力量,凭它的吹动才能鼓动生机,带来春天啊!

  风,本身就是流动的空气,空气对世间万物太重要了,是我们须臾不能离开的。古印度有“四大”之说,认为世间万物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风也是我国八卦的取象之一,商代的“四方风”甲骨上,刻有东南西北四方风的名称,我国古代,对应着八方、八节、八卦,还有各种的“八风”说法。此外,佛家还有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的“八风”之喻。

  风的形状,要靠经它吹动的万物来呈现;风的情味,要靠它反映在我们心中的心绪来定义。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风里,只是,吹到你心上的风和我心上的风是不一样的。

  苏东坡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下阕写道:“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东坡从快哉亭下的景色写开来,只见广阔明净的千顷江面如同明镜,碧绿的山峰倒映在水中。忽然大风卷起,巨浪翻卷,白发的渔翁驾着一叶小舟在风浪间掀舞。于是东坡想起了宋玉的《风赋》,他笑宋玉不理解庄子的风乃是比拟自然的天籁,硬说风有雌雄。其实,一个人只要具备至刚至大的浩然之气,就能随时随地处之泰然,感受到畅快的爽风。

  毛泽东主席也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他能有这种优游自得的闲情,正是因为心胸阔大,世上的一点风浪并不能在他心上掀起多大的波澜。

  所以,不论是春风秋风熏风朔风,还是顺风逆风和风凄风,不论是清风融风惠风爽风,还是浊风厉风阴风腥风,只要我们有吞吐风云的胸怀,胸中存着浩然的正气,则任凭一切的风变幻它们各样的形状,展现各样的炎凉面孔,又能怎样呢?

责任编辑:宋宝颖
责任编辑:宋宝颖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