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场雪铺展开的都是未来
发稿时间:2024-12-03 14:21:00 作者:李青松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郑欣宜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中青报:《看得见的东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最开始的创作动因是什么?
李青松:本书开笔于若干年前,也就是林区刚刚开始大禁伐的时候。我长期在林业系统工作,走过林区很多地方,起初,边走边看边想,感而思之,感而悟之,漫无目的,断断续续,写着写着,便隐隐约约有了目标,想法也就清晰起来了。此书总共写了十九章,每章以独立的面目出现,又通过一条看不见的线将每章串起来,就成了这样一部作品。掀动书页,那感觉就像林区人家秋天晒蘑菇一样——把一朵一朵的蘑菇串成长串,一串一串,一嘟噜一嘟噜,挂在屋檐下,风拂之,悠悠荡荡,荡荡悠悠,秋意和欢喜的气氛就弥漫开来了。
中青报:您的故乡在哪里?本书全面呈现了东北林区的历史与文化,其中哪些关键内容是基于您的个人经验?您在创作过程中又是如何筹备和整理资料的?
李青松:文学从地理开始。在一定意义上说,文学就是作家在书写自己的故乡。我出生于科尔沁沙地南缘一个叫那木戈土的小屯子。那木戈土,是蒙古语,翻译过来就是沙地中的沼泽的意思。我父亲是木匠,后来举家就随父亲搬迁到了大兴安岭南麓一个叫磨石沟的地方。可以说,我就是从那时开始认识东北林区的。1987年,我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就到了当时的林业部工作,出差更是频繁到东北及东北林区。东北在哪儿?看看中国地图就清楚了——东面的北面,北面的东面,合而并之,乃谓东北也。具体来说,包括辽吉黑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是一个地理概念,大兴安岭山脉、小兴安岭山脉和长白山山脉构筑了东北的骨架轮廓,而辽河、松花江、嫩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额尔古纳河、鸭绿江、图们江等江河水系,又像血液和气脉一样,哺育并滋养着东北大地,生生不息。
回想起来,我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行履于东北的山岭和森林中。我所书写的东北,远离城市,远离喧嚣,跟通常所说的东北可能不完全一样。《看不见的东北》呈现的就是东北林区的故事。书中的内容涉及林区的历史和文化,林区的荣耀和辉煌,林区的困惑和迷茫,林区的温情与悲歌,林区的变革与新生。当然,也涉及物产、风情、语言,民俗及一些自然事物和现象。
中青报:东北林区在您的文学创作中有着怎样的地位?
李青松:当然,东北林区是我最熟悉的地方。中国几个大的国有林区主要分布在东北,比如: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伊春小兴安岭林区、吉林长白山林区等。林区长期被遗忘或者被忽略,我觉得有必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让林区进入读者的视线,让读者知道,林区是什么地方,过去干了什么,跟国家经济建设有什么关系,跟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
早先,林区人靠伐木、狩猎和采集为生,并且以此安身立命。那个年代,森林是林区的硬道理,木头决定林区人说话的底气。林区鲜有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林区人的日子过得很慢很简很随意。我喜欢林区人家的烟火气息,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小的意外和惊喜,都让林区人的每一个普通日子温暖,有滋有味。这里有野性的建筑,这里有鲁莽的食物,这里有豪迈的风情,这里有直率有趣的灵魂。
木材生产是新中国的头号产业。从建国初期的国民经济恢复,到抗美援朝,以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几乎都是由大木头支撑起来的。话说得稍微大点,可谓“独木撑天”呀!
采伐并不等于毁林,因为树木本身就有一个自然更新的过程。但采伐不加以控制,不按照森林固有的法则进行,致使消大于长,那就有可能导致毁灭性的恶果。渐渐地,森林林相残破了,可伐之木越来越细了。林区似乎大大伤了元气,像个重症病人日日气喘吁吁了。
终于,从2000年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在“断崖式”的震颤中,伐木人的日子瞬间坍塌了。斧锯入库,甚至连满是老茧的手都没有挥一挥,就同伐木时代告别了。
作为一个生态文学作家,我觉得我有责任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回望东北林区的历史时,以至于这段历史不是残缺的断档的。更主要的是,通过呈现林区的这段历史,也能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新的时代,生态文明到底意味着什么。
中青报:您在《看得见的东北》中写到诗人郭小川,林区人是怎样看待这位诗人的呢?
李青松:关于郭小川和他的诗,在书中我写了一章。森林总是与诗联系在一起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林区,最具影响力的诗是郭小川的《林区三唱》,即《祝酒歌》《风雪歌》《青松歌》。令我惊异的是,我走过的一些林业局竟然有那么多的人能够高声朗诵《林区三唱》中大段大段的诗句。
1962年12月8日,郭小川到伊春林区深入生活,那是小兴安岭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气温到零下40多度。郭小川穿着乌拉、戴着狗皮帽子冒着大雪和严寒,坐森林小火车到金林林场看林业工人如何伐木作业。他同工人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白天跋涉在没膝的雪地里,看工人伐木打枝丫造材运材归楞,晚上便同工人们一起围着烧红的铁炉子拉家常,了解工人们的所思所想,当工人们进入梦乡后,他一个人便在油灯下开始写诗,直到次日凌晨三点钟。当时,谁也不知道43岁的郭小川在写什么诗。告别林区的那天晚上,林业局备酒为郭小川饯行,郭小川即兴朗诵了刚刚创作的《祝酒歌》。诗歌的节奏和酒桌上气氛融为一体,不时引起大家的热烈掌声。那是一个诗的夜晚,大森林也仿佛在倾听着那充满激情的诗句。
诗人尚未离开林区,他的诗就已在林区传诵了。林区人说,郭小川是我们自己的诗人。几十年过去了,郭小川的诗仍在林区传诵。如今,许许多多的有着深深的时代烙印的诗都已经过时了。然而,如果有谁在林区人面前胆敢说郭小川的《林区三唱》过时了,那他有可能被林区人打得鼻青脸肿,满地找牙。
为了表达对郭小川的敬意,林区人专门建造了郭小川纪念馆。郭小川的诗记录了林区人的光荣与梦想。或许,连诗人本人也不知道,正是他的这次林区之行,为林区播下了诗及文学的种子。其后,满锐、屈兴岐、潘青、赵圣铁、鲍雨冰、陈士果、唐俊珊、原林、吴宝三、董玉振、谷世泰、杨宝琛、姜孟之、杨川庆、李岩、殷咏天、邓士君、王宏波、马如营、刘薇、孙喜军、鲁微、闫善华等一批知名的诗人或作家便在林区成长起来,有的甚至走出林区,走向了全国。
中青报:《看得见的东北》中细腻描绘了东北林区的风土人情,您如何看待地域文化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李青松:是的,书中的一些内容涉及到林区独特的文化、风俗、风情。比如,林区语言、林区酒令、林区抬木头号子等等。其实,林区就是另一个东北。我不关注热点,也不追求热闹,却向那里蛮荒冷寂的原生态之地,投去热切的目光。林区曾创造过繁盛与辉煌,我知道那份荣耀不仅仅属于林区与林区人自己,也属于那个热腾腾的年代。如今,光荣已经消歇,林区人没有了当年的万丈豪情。然而,从林区人的眼神里,我分明看到了某种期盼和希望。
生态问题催生了生态文学,但生态文学的使命却是为了消除生态问题。虽然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则是完全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学的作用似乎又是巨大的。生态是最应该尊重的文化。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文化、敬畏文化。文明社会的进步和发明创造都来源于自然,所有艺术的生成也都源于自然。对作家来说,无论创作什么样作品都有自己的立场,生态文学作家的立场要站在自然、生态的角度,以及人和自然关系的角度来理解问题,而不能仅仅站在人的角度理解问题。
中青报:作为生态文学作家和研究者,您能否介绍一下东北林区生态文学创作情况,有哪些林区作家引起您的注意?
李青松:早在20世纪60年代,叶圣陶、老舍、端木蕻良、翦伯赞等作家就到大兴安岭林区进行过采风,老舍创作的散文《林海》还被收入语文课本。2023年8月,廖奔、马行西、柳忠勤、王必胜、王宪福、杨晓升、王国平、李兰玉、张健、杨鸥、鹤蜚、杨奕萍、哈森高娃等一批作家也到大兴安岭林区采风,创作的一批作品先后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作家报》《羊城晚报》《今日国土》《中国自然资源报》《中国绿色时报》《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
林区也有自己的报刊,比如,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的《北极光》杂志就办得很有特色,该刊倾力打造生态文学品牌,推出了一些有影响的作品。理由、陶斯亮、梁衡、王必胜、徐剑、李炳银、梁鸿鹰、贾宏图、陈国栋、张子影、王宏波、罗大佺、赵腊平、霍俊明、北塔、贾志红、李曼、汪洋、林四海等名家或知名作家作品均在该刊发表过,产生过一定的社会影响。多年前,我为该刊的寄语是——“奇地奇域有奇事,兴安岭上《北极光》。”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林海日报》“生态文学”副刊,也是我长期关注的版面。林区作家李岩、殷咏天、张声隆、姚君英、何康红、李锡山等人的作品,就是我在阅读这个版面时,注意到的。这个版面的主持人刘国冰很是有些想法,林区作家的创作态势看好。
中青报:您的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生态美学追求,充满一种朴素又深沉的力量,在创作中,您是如何挖掘出触动人心的力量的?
李青松:我对那些“大词”“空话”“套话”始终保持着警惕。生态文学是以自觉的生态意识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学。它强调人的责任和担当,追求一种美的境界。生态文学用什么文体表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反映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书写者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是自己的体验和感悟。生态文学是个人的个性化表达和理性沉思的一种独特文体,而不是听说来的,搬运来的东西的堆砌。作品要靠自身的思想、情感和语言来打动读者,而不是搬来貌似很大的东西唬人。
中青报:您希望通过本书向读者传达怎样的理念?
李青松: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也在其中。告别了伐木时代之后,该怎样重新认识自然?该怎样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我在写作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本书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了。
生态具有至诚至善至美的意味。生态有自己的逻辑,它体现了自然法则的节律与和谐。生态呈现的是自然的动态之美,生态显示的是蓬勃的本能和生命的律动。
在林区,置身森林中,我渐渐有了一种归属感。这种感觉能帮助我建立起与森林及自然的联系,并且通过观察森林细部的细微变化,让我感知到脚下的东北大地正在涌动着的能量。
中青报:您近期有什么创作计划?如何看待东北林区的未来?
李青松:前不久,我到黑龙江林区进行了一次调研采访,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其一,林区生态保护怎么样?其二,林区产业转型怎么样?其三,林区职工生活怎么样?先后调研采访了九个林业局,接触了几十位林区朋友,从所见所闻,以及与他们的交谈中,我能感受到林区的变化巨大,那种变化和新气象,体现在林区的方方面面。
告别了伐木时代之后,林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黑龙江省有三大旅游看点,一曰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二曰亚布力的“山地滑雪场”,三曰大海林的“雪乡风情游”。要知道,这三大旅游看点,后两个都是在林区,都是林区的产业转型项目。林区以自己的生动的故事诠释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
传统观念认为,“数字化”“智能化”跟林区关系不大——树嘛,慢慢长就是了,只要不发生火灾,只要不发生病虫害,那就有“木”不愁“林”,有“林”不愁“森”。
然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数字化”和“智能化”已经成为今天的林区常规管理手段。新时代的林区,森林资源管理(防火防病虫和野生动物动态监测)由被动响应变为了主动预警,传统的粗放经营管理正在变为精准化效能管理!该怎样定义新林区的“新”呢?或许,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应该是一个重要方面吧。
如果说有什么创作计划,可能还是要继续书写林区吧——林区的新变化新气象。
”广州南岗河畔,全长20多公里的沿河碧道,将口袋公园、桥下空间和河滨湿地串联起来,与城市...
2024-12-03 14:04:00近日,中英跨国情侣Dora与Harvey来到位于海南陵水的富力海洋欢乐世界度假区,一起“上天”“...
2024-12-03 13:55:00为推进RISC-V产业生态发展,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中国电子...
2024-12-03 13:37:0012月1日,在陕西西安秦岭四宝科学公园,一档综艺节目的录制导致部分游客未能如愿见到大熊猫“...
2024-12-03 13:24:00近日,有关“网红打卡联合国营造精英人设”一事,引发关注。
2024-12-03 13:23:00为庆祝“世界可持续交通运输日”,联合国邮政管理局于11月26日发行了高铁主题邮票一套六枚,...
2024-12-03 13:20:00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是全球面临的难题,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不能养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很难...
2024-12-03 12:40:00记者从乌鲁木齐出发,驱车500多公里到达布尔津县,自县城继续向北,朝着阿尔泰山深处的禾木村...
2024-12-03 12:39:00以“将改革进行到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发展新机遇”为主题的2024年“读懂中国”国际会议...
2024-12-03 10:24:00以瓷为媒,因瓷而聚,今天的景德镇,敞开胸怀,接纳万里宾朋,融汇多彩艺术,成为陶艺创作者...
2024-12-03 10:24:0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擘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举措。推...
2024-12-03 10:15:00在第二届链博会期间举办的秘鲁使馆农业供应链研讨会上,钱凯港多次成为讨论焦点。会后,秘鲁...
2024-12-03 10:09:00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是各领域改革和改...
2024-12-03 10:09:00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文章强...
2024-12-03 10:09:0011月30日至12月1日,美中航空遗产基金会主席杰夫·格林率领的代表团一行访问新疆。1941年,为...
2024-12-03 10:03:00据“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微信公众号消息,针对陕西西安秦岭四宝科学公园园区因录制节目影响游...
2024-12-03 09:15:00考虑到2024年度各项赛事赛程密集,东亚足联将原定于今年7月在韩国举办的第10届东亚杯足球赛延...
2024-12-03 09:15:00当地时间12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赦免其子亨特·拜登。吕祥介绍说,根据美国法律规定,申请...
2024-12-03 09:00:00今天是12月3日,星期二,中国青年报“青年早新闻”来了——“青年关注、关注青年”!
2024-12-03 08:30:00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
2024-12-03 08:14:00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将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
2024-12-03 08:00:00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语擦”市场乱象不少,一些客户乃至“语擦师”是未成年人。一些“语擦师...
2024-12-03 07:30:0011月28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北京市委网信办、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主办,中国青年网...
2024-12-03 07:04:00中国足协网站2日公示2025赛季职业联赛准入第一批完成债务清偿俱乐部名单。中国足协强调,将严...
2024-12-02 22:48:00中国足协2日在官网公布2025赛季职业联赛准入第一批完成债务清偿俱乐部名单,三级职业联赛共有...
2024-12-02 21:12:00当地时间12月2日,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过去24小时以军在加沙地带开展的军事行动共导...
2024-12-02 21:12:00齐风鲁韵,根深源远。山东的文化传承源远流长,自先秦时期齐鲁文化的形成开始,到春秋时期儒...
2024-12-02 21:02:00黑如漆它不是漆,亮如镜它不是镜,声如罄它不是罄,硬如瓷它不是瓷。这是日照黑陶,它来自四...
2024-12-02 21:01:00又是一年冰雪季,吉林省的75座不同规模雪场开始陆续开门迎客。今年,为迎接新雪季,各大雪场...
2024-12-02 21:00:00黎巴嫩国民议会议长纳比·贝里指责以色列违反协议,并称自停火协议生效以来,以色列已违反协...
2024-12-02 20:55:00广袤草原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宁静祥和,连绵雪山在蓝天映衬下更显圣洁。初冬的青藏高原在一场...
2024-12-02 20:25:00西藏阿里,冬日的羌塘草原,山湖静默。在广袤的草原上,一群群藏羚羊如精灵般自由奔跑。被冠...
2024-12-02 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