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古城记忆

发稿时间:2024-12-17 15:57:02 作者:风片(27岁)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我去过深圳众多的城中村,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南头古城,那里记载了我多年的青春回忆与足迹。

  在深圳大学读书的4年里,我几乎每周造访那里,主要因为那里浓厚的市井烟火气和低廉的物价,能让人在周围冰冷的城市钢铁丛林中寻到一丝暖意与亲和。

  从深大北门往东一公里,经过南头圆形天桥便来到南头古城,它位于深南大道北侧,一座牌坊矗立在车水马龙的大道旁,牌坊往里100米便是一个古朴矮小的城门楼,这是古城的南门,只是两侧城墙早已不复存在。

  穿过门洞,仿佛远离了都市,进入一个乡野集市中,这是深圳大多数城中村的特点。包子铺、五金店、小吃摊、水果店、杂货铺等,各色小铺子鳞次栉比。城中道路狭窄,但常人声鼎沸,摩肩接踵。

  下午下课后,或是周末无聊之际,往往约上一两个室友去那里逛逛,理发或是采购一些零食,现在多么怀念大学那自由无拘的时光!进入古城,买份包子豆浆,就着那份烟火人间,随意品评世相人生,这感受令人回味。那时,古城里的水果店尤为实惠,价格只有学校超市的一半,葡萄、西瓜、菠萝、脆柿、瓜子都是我的最爱。经过烤猪、卤味店,我常买一斤烧鸭烧鹅,再带两瓶啤酒回去,跟朋友在宿舍吃喝、看书、畅聊。

  古城中央是新安县衙旧址,是明清两代新安县行政中心,目前的建筑是复原重建的,但那份古香古色,让人仿佛穿越数百年时光,回到曾经的古代小城,见识它的沧桑与底蕴。县衙旁是纪念文天祥的信国公祠,都是天井双廊式建筑,颇富岭南风格。城中东莞会馆旁,有一家书店,常举办书展画展。

  古城也像深圳的城市面貌一样,一直在快速变迁,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许多新店,还曾举办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2019年,古城开始大规模改造,加上我忙着考研,渐渐地不再前往。在焦头烂额的学习之余,有一天傍晚我忙里偷闲又独自重游,但它已成为一个工地,许多店铺也已关闭,我再没有之前闲适的心境,而这竟成为毕业前最后一次游玩古城。考研结束后,我便离开了深圳。

  2022年,我重新回到深圳工作,再踏足古城,已不是当初熟悉的模样。这里经过改造,特色文艺小店林立,像一个略施粉黛的古风女子,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拍照打卡。虽然这里不再有当初朴实的市井烟火气和低廉的物价,但它也愈加充满年轻的活力,文艺演出和展览活动也不断上演,并成为名副其实的深港历史文化之根。而读书时拮据清贫的生活也已离我远去,可以说,古城和我一样经历着社会人生的变迁,以及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这种对美好的追求与创造中,文化与文明的传承是不变的,它让我们找到心灵的归宿。在世间百态的嬗变中,令人怀念的往事不仅封存在时光里,也寄存在人心里,并依托着故地的一景一物,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宋宝颖
责任编辑:宋宝颖
加载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