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作家网

首页 >> 新锐榜样 >> 正文

[新锐榜样]漠兮:每一本书都会是一圈年轮

发稿时间:2020-04-04 08:48:00 来源: 中国青年作家报

郑州大学学生 傅佳礼 本报记者 谢宛霏

漠兮,原名谢漠兮,中国作协会员,书旗签约作家,代表作《云过天青》《交换吧,运气!》《儒期而至》《夜留余白》。

  漠兮不高,齐肩短发上编着俏皮的辫子,穿着时尚,从远处走来就像条漫中的卡通人物。但聊起天来,你会发现她可爱的外表下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吐槽、自黑、调侃起来更是金句不断。

  漠兮说,今年是幸运的一年,入了中国作协,《云过天青》5月入选了2019年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选题名单,《交换吧,运气!》被改变成影视剧已于10月杀青。

  幸运的背后,实际上是她多年来的不断尝试、探索、努力的结果。日前,《中国青年作家报》专访了漠兮,希望她通过分享“幸运”背后的故事,将这份“幸运”传递给每一位文学爱好者。

  艺术和写作,起初被她分割成了生活中平行的两条线

  在近几年的作品中,漠兮塑造了不少从事艺术行业的人物。不论是《夜留余白》中的策展人和壁画修复师,《交换吧,运气!》中的服装设计师,还是新书《云过天青》中的青瓷手艺人,艺术学硕士的专业背景,让漠兮在勾勒他们的形象时游刃有余。

  “艺术的元素并不是一开始就融入了我的写作。”漠兮坦言,艺术和写作,起初被她分割成了生活中平行的两条线,甚至曾很抵触让它们产生交集。儿时漠兮跟着父亲在敦煌长大,从小耳濡目染被艺术熏陶着,每天泡在石窟中看壁画,身边也都是从事艺术的画家、学者。“似乎长大后我就应该从事艺术工作,像是一条顺其自然的路,也是父母心中最好的路。但人大概都会有一段叛逆期吧,那时候别人越告诉我我该这样做,我就越不想做,我心底一直有个声音,或许你还有另一条路,其他领域也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漠兮笑着说。

  读高中的时候,漠兮和班上许多同学一样,是网文的“狂热粉丝”,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小说。每打开一本小说,她都会跟随情节的起伏进入一个新的世界,读到一本以悲剧收尾的小说时,她产生了“拿起笔,改写成一个大圆满结局”的冲动。

  正是这份冲动,促使漠兮走上了写作之路。她注册了一个账号,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自己写小说。让漠兮没想到的是,她的作品真的得到了一些读者的关注。“天啊,竟然有人在看,还有几千条评论,真的给了我莫大的肯定。”漠兮向记者讲述着当时的激动。写作,于是成了漠兮证明自己的方式,让她找到了“那条路”。

  虽然大学选择了艺术史,但漠兮作品里却丝毫看不到任何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影子,她甚至会特意去刻画一些律师、医生、总裁等根本不熟悉的职业、领域。直到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时,她将论文选题暂定为不甚熟悉的宋画,而非家学渊源的敦煌壁画,令她的导师非常诧异。“做学术研究就是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一个不擅长的领域,别人能做得比你更好,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做?”这句疑问仿佛一块石头抛进漠兮心里,激起涟漪阵阵,也彻底点醒了她,最终确立了“把两条线交叉在一起”的写作风格。

  从此以后,漠兮的写作思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夜留余白》以她最熟悉的敦煌壁画修复为背景,《儒期而至》将她选修的《周易》课程和专业中思想史的观点相融,这样的结合终于让漠兮感觉到自己的写作是有灵魂的,“当我们写自己不擅长的东西时,哪怕查阅了大量资料,背景依然和故事是脱离的,角色也依然是悬浮的,我们给人物套上的皮囊不会真正长在他们身上。”

  现在回过头看,漠兮认为所有的尝试都是经验的积累,而非走过的弯路。“写作贯穿了我学习的过程,它贴合着我的思想一步步向前推进,见证了我成长的轨迹。”积聚足够的量变,最终觅得写起来最畅快自如的那一方天地,这是水到渠成的事,也是每位作者必经的路。

  人物的存在就是冲突本身,而不是被情节操纵的“傀儡”

  如今的漠兮,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将专业领域知识融入小说之中。比如《夜留余白》中的壁画修复师,虽然久居深山,看似是一个枯燥的人物,但他有“小土狗”的人设,爱刷韩剧,闲来也喜欢看《回家的诱惑》。漠兮笔下没有像神一样的完美主角,他尽管在某一领域闪闪发光,但回到平常生活中,不过是一个真实的普通人。

  如果留心,我们很容易注意到漠兮的许多小说还有一个特别的“专栏”,例如《云过天青》中的“景口玉言”、《夜留余白》中的“夜光夜话”,由每一章正文前主角说的几句“吐槽语”构成。“就像内容的脚注,我希望它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形象。同时也是通俗有趣的、不太生硬的。”漠兮说。

  让读者看到艺术行业“接地气”的一面,引导读者走近这个领域,其实也是她写下这些作品的初衷。从小在敦煌与洞窟和壁画为伴长大的漠兮,见证过太多为艺术默默付出的“平凡人物”,在传统的眼光中他们似乎高高在上,抑或是因为遥不可及而没有被太多关注。就像大家虽然都看过展览,但很少有人了解策展人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因此她通过给予角色这样的职业,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让更多的读者感受到,艺术其实并不遥远。

  正是因为漠兮对生活和平凡人物的关注,她的新书《云过天青》以青瓷的制作工艺为背景,融合了青瓷两千年的历史变迁,讲述了普通青年传承国家传统工艺的艰难与决心。故事中有学习青瓷手艺的趣事,也有对传统工艺在当今时代要如何传承与发展的争议和深度思考,对于中华传统手工艺知识的描述巧妙地穿插于故事情节中,使专业通俗易懂。

  这本书的写作灵感,来源于漠兮闲暇时去看的一个青瓷展。通过查阅资料,她意外发现原来青瓷是中国最古老的瓷器之一。其中,越窑青瓷自东汉至北宋持续烧制了一千多年,在唐代最为兴盛,五代时为南方吴越王室垄断。后北宋统一,越窑的工匠多散入民间,因此越窑青瓷逐渐消失,而作为民窑的龙泉青瓷却名声大振,兴盛千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直到明中后期,随着皇室品位的改变,龙泉青瓷也再度走向衰亡。上世纪中期,在国家“要恢复青瓷生产”的指示下,龙泉青瓷重新复烧。

  这些发现让漠兮意识到,青瓷两千多年一波三折的变迁史完全可以串成一个故事。确定将青瓷作为小说背景后,漠兮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从2月份拟大纲、定人物,到7月份才真正开始发文,中间近半年的时间里,她在母校中国美院寻找瓷艺专业的老师、校友取经,前往青瓷工作室实地观摩,向专业人士请教青瓷文化,翻阅资料和书籍……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接收专业知识,触摸历史背景,反复调整大纲。

  “大纲除了依靠情节纬度,同样也要与人物小传交织着展开。”漠兮分享道。当她想到一个故事时,她会首先确立故事的两个主要人物,通过描述人物线来构思人物形象,然后安排剧情让人物形象“立起来”,并在剧情的不断完善中添入配角,再为配角写下人物小传。此外,在设定好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后,她会以符合人物本身的反应去推动情节,而不是将情节强加在人物身上,人物的存在就是冲突本身,他们的反应与选择是加强戏剧矛盾,而不是被情节操纵的“傀儡”。

  但在写作时,难免会碰到专业与情节跌宕起伏的愿景冲突的情况。“如果遇到了,我还是会尽可能地从专业的层面去构思情节,绝不能为了情节把专业变得‘不专业’。”漠兮说。

  维持艺术元素的真实性,是漠兮从第一次尝试将其加入作品后一直恪守的原则。“写作不仅要说服读者,同时还要说服自己,有时候因为想得不全面或者方向偏离,影响到我想传递的信息,我一般都会删掉重来,将开头推翻重写三四次都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我的梗概和人物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应该是每个作者都需要问自己的问题

  伴随网络传播的热潮,网络剧市场的巨大需求也让越来越多的网络小说获得影视方的青睐,漠兮认为这一现象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作品价值的极好角度。影视方在谈项目时,最关注的问题也恰是“这本书和市面上的书有什么不同”,它引导作者去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保持作品的独特性。

  在漠兮看来,如同网文刚兴起时,能够出版是对作品的肯定,如今的影视化也体现了对小说价值的认同。“虽然并不是每一个小说都要往影视化的方向迈,但是‘我的梗概和人物与别人的有什么不同?’应该是每个作者都需要问自己的问题。”漠兮在这方面的深刻体悟,除了来源于写作经验,也得益于她前两年涉足编剧行业的经历。

  从作者切换到编剧的视角,漠兮意识到小说和影视之间存在着天差地别。“写小说的时候,如果要描述一个场景,我们往往需要铺开大量的笔墨才能将读者带入,但在影视剧里,一个镜头,就把作者花大力气去形容的全部都展现出来了。”甚至许多书中的内容在镜头中根本无法存在,比如小说里作者传递给读者的人物心理变化,移步到剧中,可能就只剩下了演员脸上的一个表情,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回过头来继续从事小说创作,几年编剧生涯在漠兮身上留下的印记是显而易见的。“以前写小说我不喜欢制造矛盾冲突,怕用力过猛会太‘狗血’,但做了编剧才发现,好的作品必须有矛盾和冲突,一定要写,而且要把它写极致,呈现出来的效果才会好看。”

  不仅如此,漠兮开始用编剧的眼光审视作品的价值。“之前我完全没有写提纲的习惯,是做了编剧以后,才意识到大纲和人物小传的重要性。它把握着你故事的节奏、脉络和方向,让你明确每一部分该写什么样的东西。”

  编剧的过程,其实就是把小说的情节主线拎出来,进行的一次彻底“抽水”。以编剧的眼光审视作品,就好比心里多了一把尺,能够清晰地衡量出哪些场景是不需要的。同时,因为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帧一帧的画面感,作者还会主动意识到哪些部分是会被看到的、是值得关注的,并在写作时无意识地往这个方向聚焦。沥干了以往写作的“水分”,也就提升了作品的价值。

  对于想要尝试创作的年轻人,漠兮同样鼓励他们要从专业上判断什么是自己擅长的领域,从作品上判断哪个角度能呈现出好的故事。此外,还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树立起“好”的意识,在将想法转变成文字的过程中,静下心来朝转好的方向细细打磨,不必着急求回报,因为每一本书都会是一圈年轮,为我们记录写作道路上一年年的进步。

  ------------- 

  圆桌谈

  @书友1164633439:题材非常独特,人物特别生动,故事跌宕起伏,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很期待漠兮往后的作品。

  @S汐汐:有关青瓷的专业知识,让我看专业书籍可能并不一定看得懂,但在《云过天青》中,都被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文字描述了出来。

  @网友-_-:《夜留余白》这部小说真的有别于我以往的阅读,让我了解了那些为修复壁画、保护国家文化遗址的人们的无私。

  @可佳是个自闭怪:我特别喜欢每一个是主角带动剧情而不是作者带动剧情的小说,漠兮把每个人都塑造得很活泼生动形象,其中描绘的壁画细节是我最感动的点。

责任编辑:谢宛霏
加载更多新闻